[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恒压滴液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70698.0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6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华;陈红余;李平;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67C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16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长城路619***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恒压滴液 漏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体式恒压滴液漏斗,包括滴液漏斗本体和恒压管、导流管以及安装在导流管上的流量控制装置,滴液漏斗本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下两部分不相连,通过恒压管和导流管相连。本体上部上端侧壁存在一个通气口通过恒压管链接本体下部,本体下部侧壁也存在一个通气口和本体上部通气口通过恒压管相连接。滴液漏斗本体下部有磨接口和穿过磨接口并延伸出的滴液嘴。滴液漏斗上部底端通过导流管与滴液漏斗下部相连接,导流管上安装有滚轮推动式的流量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分体式设计解决了滴液漏斗安装过程中因为上部液体承装部分过重在装置搅拌过程中,滴液漏斗下部连接处容易断裂的问题,而且调整后安装更加方便,滴加液体更加容易控制低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实验室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用的恒压滴液漏斗向反应体系中以一种速度稳定且可控的方式加入药品,例如有机合成和材料合成试验中。由于滴加的液体可能对于试验的结果影响较大,因此,对于滴加液体的滴加时间和速度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的恒压滴液漏斗尚有以下问题:1)现有的恒压滴液漏斗储存液体的上部储存液体之后仪器的重量增大,当进行速度较快的搅拌时,滴液漏斗下端连接仪器的磨接口上方容易碎裂,使得实验成本增加。2)恒压滴液漏斗的液体滴加速度难以控制,当进行单因素试验时滴加速率不相同可能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影响。3)恒压滴液漏斗的递料口较短,容易使所滴加的药品沾到反应器器壁上,影响最后的实验结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恒压滴液漏斗。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体式恒压滴液漏斗,包括滴液漏斗本体和恒压管、导流管以及安装在导流管上的流量控制装置,滴液漏斗本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下两部分不相连,通过恒压管和导流管相连。本体上部上端侧壁存在一个通气口通过恒压管链接本体下部,本体下部侧壁也存在一个通气口和本体上部通气口通过恒压管相连接。滴液漏斗本体下部有磨接口和穿过磨接口并延伸出的滴液嘴。滴液漏斗上部底端通过导流管与滴液漏斗下部相连接,导流管上安装有滚轮推动式的流量调节装置。
所述的滴液漏斗上部的通气孔在本体的上部的上端侧壁上,滴液漏斗下部的通气孔在磨接口上方光滑面的位置。
所述的导流管连接在滴液漏斗本体上部的下端和滴液漏斗本体下端的上部。
所述的安装在导液管上的滚轮推动式的流量控制装置是可拆卸的,且通过滚轮的上下移动对导液管进行挤压和放松来控制液体的流量。
所述的滴液漏斗下部具有磨接口还有穿过磨接口并向下延伸的滴液嘴。
所述的滴液漏斗中所用的恒压管、导流管为软管,优选的材质分别为橡胶管、聚四氟乙烯的软管。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滴液漏斗本体下部设有穿过磨接口并延伸出去的滴液嘴,能够将液体成滴滴下,便于观察记录;延长出去的滴液嘴可以防止所滴加的液体沾染到容器壁对实验造成影响。安装在导液管上的滚轮推动式的流量调节器,配合滴液漏斗下部延伸出去的滴液嘴能够更加精确的控制滴加速率,更加容易操作,尤其适用于不挥发且腐蚀性不强的溶剂。
(2)分体式的结构且通过软质导管进行连接,防止滴液漏斗因为仪器的摇动造成损坏,与传统的玻璃材质的恒压管相比,安全性更高、使用灵活且导管能够更换降低使用成本。
(3)分体式结构在滴液漏斗下方反应容器失控时,滴液漏斗储存液体的部分远离反应容器使得反应过程中风险降低,反应过程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滚轮推动式流量控制器的局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未经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06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