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副吸能盒装置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62736.8 | 申请日: | 2021-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1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魏敏;姚剑锋;彭昌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34 | 分类号: | B60R19/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副吸能 盒装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收冲击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吸能盒装置及车辆。副吸能盒装置用于与车辆副车架连接,包括副横梁、副吸能盒和短横梁,副横梁与副吸能盒的一端固定连接,副吸能盒的另一端与短横梁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短横梁的另一端与副车架固定连接。低速碰撞时,副横梁与副吸能盒变形,短横梁和副车架不会发生变形,更好的保护车辆,防护效果更好;在进行维修时,仅更换副横梁和副吸能盒即可,降低维修成本。高速碰撞时,冲击力作用于副横梁上,副横梁将力传递给副吸能盒,再由副吸能盒依次通过短横梁、副车架传递给车身,形成一条碰撞传力路径,减小车身变形,有利于碰撞相容性。副吸能盒装置具有防护效果更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收冲击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吸能盒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车辆在行车过程中会发生车辆受损,甚至是人员伤亡事故,因此,车辆通常包括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如汽车保险杠。现有技术中的安全装置,存在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还需要继续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吸能盒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装置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具有更加安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副吸能盒装置,用于与车辆副车架连接,包括副横梁、副吸能盒和短横梁,所述副横梁与所述副吸能盒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副吸能盒的另一端与所述短横梁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短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副车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副横梁位于所述车辆的前端,所述副横梁与所述车辆的前防撞横梁对应设置,位于所述前防撞横梁的下侧。
可选地,所述短横梁包括安装腔,所述副吸能盒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安装腔内,与所述短横梁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所述短横梁、所述安装腔和所述副吸能盒,将所述短横梁和所述副吸能盒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短横梁的材料强度大于所述副吸能盒的材料强度。
可选地,所述副吸能盒的长度大于所述短横梁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短横梁的长度为30mm-40mm。
可选地,所述副吸能盒和所述副横梁焊接,和/或所述短横梁与所述副车架焊接。
可选地,副吸能盒装置包括两个所述副吸能盒和两个所述短横梁,两个所述副吸能盒分别靠近所述副横梁的两端设置,两个所述副吸能盒与两个所述短横梁对应设置,所述短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副车架的纵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副吸能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副吸能盒装置,副横梁位于副吸能盒装置中远离副车架的一侧,车辆在受到外界冲击时,冲击力作用于副横梁上。低速碰撞时,副横梁发生形变,由于副吸能盒的作用,副横梁与副吸能盒变形,短横梁和副车架不会发生变形,效减轻或避免车辆的纵梁、冷却系统等重要结构的损伤,更好的保护车辆,防护效果更好;在进行维修时,由于所述副吸能盒与所述短横梁可拆卸连接,仅更换副横梁和副吸能盒即可,避免副车架整体的维修和更换,降低维修成本,提升维修经济性能。高速碰撞时,冲击力作用于副横梁上,副横梁将力传递给副吸能盒,再由副吸能盒通过短横梁传递给副车架,再由副车架传递给车身,形成一条碰撞传力路径,有利于降低碰撞加速度,减小车身变形,从而减小乘员伤害,有利于碰撞相容性;而且,副吸能盒能够有效分散冲击力,减小纵梁变形和加速度。综上所述,副吸能盒装置具有防护效果更好的优点。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627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互联网模式水轮机大轴实时同步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定位运维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