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子宫腹部阴道深度按摩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75464.8 | 申请日: | 2021-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8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贺晓娟;聂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宏知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60 | 代理人: | 梁山丹 |
| 地址: | 4084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子宫 腹部 阴道 深度 按摩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子宫腹部阴道深度按摩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束腰带且顶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丝杆导套且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块,两个丝杆导套上均固定套接有限位圆盘与第一齿轮,且两个丝杆导套的底端均螺纹套接有丝杆,两个丝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转轴,转轴的底端延伸至壳体外且固定套接有按摩仪头,所述壳体的顶部转动安装有圆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产妇的子宫腹部进行按摩,便于产后恢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子宫腹部阴道深度按摩仪。
背景技术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籍免疫学等医学基础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为针对病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针对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加强宫缩是最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腹部按摩子宫是最简单有效的促使子宫收缩以减少出血的方法。出血停止后,还须间歇性均匀节律的按摩,以防子宫再度松弛出血。必要时需要双手按摩子宫,可置一手于阴道前穹隆,顶住子宫前壁,另有一手在腹部按压子宫后壁,同时进行按摩。按摩手法应轻柔、有节奏地进行,切忌持续长时间过度用力按摩而损伤子宫肌肉而导致无效。
这样临床上就需要占用专门的医护人员,且需要专业的培训合格的人员。
经查阅相关资料,现有技术的设计,一般带有齿轮传动,噪音较大,运行维护不佳;且设备的按压的频率、力度、角度、速度、时间等不可调,不能很好的模仿医护人员的手来操作,达不到临床的实际效果,相关的设计可以参考中国专利95233035.0。
为了解决产妇临床分娩后子宫按摩的需要,特设计本专利技术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子宫腹部阴道深度按摩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子宫腹部阴道深度按摩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束腰带且顶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丝杆导套且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块,两个丝杆导套上均固定套接有限位圆盘与第一齿轮,且两个丝杆导套的底端均螺纹套接有丝杆,两个丝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转轴,转轴的底端延伸至壳体外且固定套接有按摩仪头,所述壳体的顶部转动安装有圆杆,圆杆的底端延伸至壳体内且固定套接有位于两个第一齿轮之间的第二齿轮,两个第一齿轮均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杆且转动安装有转动丝杆导套,两个安装杆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内均活动安装有横杆,两个横杆的两端均延伸至通孔外且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被挤压块,所述转动丝杆导套上固定套接有位于两个被挤压块之间的且与被挤压块相适配的椭圆轮,且转动丝杆导套内部螺纹套接有转动丝杆。
优选的,所述圆杆的顶端延伸至壳体外且固定套接有转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54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河水处理的自动配药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散热良好的光电子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