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TC蜂窝陶瓷发热体电极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65622.1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6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雷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3 | 分类号: | H05B3/03;H05B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tc 蜂窝 陶瓷 发热 电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TC蜂窝陶瓷发热体电极片结构,包括电极固定座和紧固螺丝,所述电极固定座内设有蜂窝陶瓷发热体,所述电极固定座的上方设有电极片A,且电极固定座的下方设有电极片B,所述电极片A、电极固定座和电极片B的两侧均设有供紧固螺丝通过的固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蜂窝陶瓷发热体外圈增设的送风通道,能额外增加蜂窝陶瓷发热体出风面积,通风能力更强,热效率更高,同时利用接触片与蜂窝陶瓷发热体接触,也减小了电极片与蜂窝陶瓷发热体的接触面积,增大压强,使触点导通能力更好,此结构很好的杜绝了因蜂窝陶瓷加热的热胀冷缩而引起的电极接触不良的问题,有效的杜绝了放电打火的现象,成品率和安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PTC蜂窝陶瓷发热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TC蜂窝陶瓷发热体电极片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运用PTC蜂窝陶瓷发热体的一些机械,如电吹风,由于本身蜂窝陶瓷的限制,蜂窝陶瓷上的通孔不能太大,造成电吹风出风量下降,影响人们使用,为此,我们提一种PTC蜂窝陶瓷发热体电极片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TC蜂窝陶瓷发热体电极片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PTC蜂窝陶瓷发热体电极片结构,包括电极固定座和紧固螺丝,所述电极固定座内设有蜂窝陶瓷发热体,所述电极固定座的上方设有电极片A,且电极固定座的下方设有电极片B,所述电极片A、电极固定座和电极片B的两侧均设有供紧固螺丝通过的固定孔,所述紧固螺丝上设有弹片和垫片,所述电极片B两侧设有的固定孔下端设有绝缘体,所述两组绝缘体上均设有固定柱,所述两组绝缘体内均设有紧固螺母,所述电极片A和电极片B两侧设有的固定孔两边均对称设有两组透气通孔,所述电极片A和电极片B上设有的通气孔远离固定孔的一侧均设有接触片,所述电极固定座与蜂窝陶瓷发热体之间位置设有送风通道。
优选的:所述电极片A、电极固定座、电极片B和绝缘体均通过紧固螺丝匹配连接,所述紧固螺丝底端与紧固螺母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极固定座的内侧设有卡块,所述电极固定座与蜂窝陶瓷发热体通过卡块匹配连接,所述蜂窝陶瓷发热体上贯穿开始有若干组蜂窝状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蜂窝陶瓷发热体外圈增设的送风通道,能额外增加蜂窝陶瓷发热体出风面积,通风能力更强,热效率更高,同时利用接触片与蜂窝陶瓷发热体接触,也减小了电极片与蜂窝陶瓷发热体的接触面积,增大压强,使触点导通能力更好,此结构很好的杜绝了因蜂窝陶瓷加热的热胀冷缩而引起的电极接触不良的问题,有效的杜绝了放电打火的现象,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TC蜂窝陶瓷发热体电极片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TC蜂窝陶瓷发热体电极片结构中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TC蜂窝陶瓷发热体电极片结构中后视图
附图标记中:1、紧固螺丝;2、弹片;3、垫片;4、电极片A;5、电极固定座;6、蜂窝陶瓷发热体;7、电极片B;8、绝缘体;9、紧固螺母;10、送风通道;11、接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雷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雷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56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埋式道路伸缩缝构件
- 下一篇:电池壳体、电池以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