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条形双排孔专用吊装梁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59899.3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49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于晓飞;雷贺军;王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城建设集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1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条形 双排孔 专用 吊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条形双排孔专用吊装梁,两个所述弯板的内部均设有固定装置,所述第一梯形块的外壁与第一凹槽的内部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梯形块的顶部固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外壁与弯板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横板的一侧固接有第二梯形块,所述第二梯形块的外壁与第二凹槽的内部间隙配合,所述横板的内部加工有多个圆孔。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技术领域,通过第二梯形块、第二凹槽和横板之间的配合,使用者在更换横板时,可先取下螺栓,然后将横板取出,便可进行更换,通过更换横板避免了将吊装梁全部进行更换,解决了装置在使用时圆孔处会造成磨损,在吊装梁不能使用时需要将整个吊装梁进行更换,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条形双排孔专用吊装梁。
背景技术
目前,吊装采用吊车直接用吊索钢绳与吊装物连接,在吊装过程中由于吊装环境的不同,尤其是在吊装像楼板、楼梯等大件构件时吊索钢绳因受力不均构件容易发生摆动、偏移,所以就需要一种装配式建筑条形双排孔专用吊装梁,例如申请号“201821892484.5”一种装配式建筑条形双排孔专用吊装梁,包括上层吊装梁、下层吊装梁和吊装加强肋,使装配式建筑预制结构平稳地、有效地、准确地吊装在指定位置,加强装配式建筑预制结构吊装中的荷载稳定性,通过加强装配式建筑预制结构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来提升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
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圆孔处会造成磨损,在吊装梁不能使用时需要将整个吊装梁进行更换,增加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条形双排孔专用吊装梁,解决了该装置在使用时圆孔处会造成磨损,在吊装梁不能使用时需要将整个吊装梁进行更换,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装配式建筑条形双排孔专用吊装梁,包括吊装梁、弯板、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吊装梁的上下两侧均固接有弯板,两个所述弯板的内壁内侧均加工有两个第一凹槽,两个所述弯板的内壁两侧均加工有第二凹槽,两个所述弯板的内部均设有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梯形块、横板、第二梯形块和圆孔;
所述第一梯形块的外壁与第一凹槽的内部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梯形块的顶部固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外壁与弯板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横板的一侧固接有第二梯形块,所述第二梯形块的外壁与第二凹槽的内部间隙配合,所述横板的内部加工有多个圆孔。
优选的,两个所述弯板以吊装梁的中心为基准呈上下对称分布。
优选的,多个所述圆孔在横板的内部等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梯形块的外壁与第一凹槽的内部形状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吊装梁的内部固接有多个第一加强肋,多个所述第一加强肋的外侧固接有多个第二加强肋,所述弯板的一侧通孔螺纹相连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外壁一侧与横板的一侧凹槽螺纹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条形双排孔专用吊装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装配式建筑条形双排孔专用吊装梁通过第二梯形块、第二凹槽和横板之间的配合,使用者在更换横板时,可先取下螺栓,然后将横板取出,便可进行更换,通过更换横板避免了将吊装梁全部进行更换,解决了装置在使用时圆孔处会造成磨损,在吊装梁不能使用时需要将整个吊装梁进行更换,增加了使用成本,通过第二梯形块、第二凹槽和横板之间的配合,使用者在安装横板时,可先将第一梯形块和第二梯形块对准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插入,实现了定位,然后拧上螺栓即可完成固定,方便了使用者更换并且固定严密,在工作时不会发生运动,有利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板、圆孔和弯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梯形块、第二凹槽和横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城建设集团股份公司,未经鹤城建设集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98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