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参与的生态种植养殖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2643.1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08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鸷隆;高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鸷坤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阳***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参与 生态 种植 养殖 循环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种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参与的生态种植养殖循环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种植容器,所述种植容器的左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密封接头,所述种植容器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种植容器的右侧内壁上卡接有过滤头,所述种植容器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该微生物参与的生态种植养殖循环系统,其整体结构精简且便于使叶子和土壤混合来改良,并且该改良土壤便于收取循环利用,同时对种植处土壤的微生物便于收集利用,从而有效的解决了选取处理完毕的土壤循环利用较为麻烦,且种植土壤中的微生物难以二次利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参与的生态种植养殖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生态种植是指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而在进行生态种植的过程中,可以使微生物参与进来,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进行氧化、硝化、氨化、固氮与硫化等过程,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而所种植的树类等含有叶子的植物其叶子掉落并与土壤混合时可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增加腐殖质,但是在选取处理完毕的土壤进行循环利用时较为麻烦,并且种植土壤中的微生物难以收集二次利用,故而提出一种微生物参与的生态种植养殖循环系统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参与的生态种植养殖循环系统,具备便于循环利用微生物等优点,解决了选取处理完毕的土壤循环利用较为麻烦,且种植土壤中的微生物难以二次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循环利用微生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参与的生态种植养殖循环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种植容器,所述种植容器的左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密封接头,所述种植容器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种植容器的右侧内壁上卡接有过滤头,所述种植容器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内侧开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插销,所述调节块的外壁上贴合有锁板,所述锁板的顶部焊接有混合框架,所述混合框架内部的中心处开设有穿口。
优选的,所述种植容器为外形呈长方体的内中空容器,所述排水管的左端贯穿种植容器的侧壁并与过滤头对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块的外形呈长方体,且其内部的调节腔数量为两个且纵向分布,该调节腔为圆柱体腔体。
优选的,所述限位插销为外形呈T形的金属插销,且其外部均匀覆盖有防腐层,所述限位插销延伸至调节块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锁板的内部开设有锁孔,且限位插销远离调节弹簧的另一端延伸至该锁孔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混合框架的内部均匀铺设有土壤层,所述混合框架为两个金属半框架相互拼接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参与的生态种植养殖循环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微生物参与的生态种植养殖循环系统,通过将作物种植于种植容器的内部,然后将混合框架拼接卡合至作物的外部,同时将其下降至限位插销在调节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卡入锁板内进行定位,而作物在生长时穿过穿口并继续向上生长,并且在混合框架的内部铺设土壤,此时可手动将叶子铺设至混合框架上的土壤上,或者等待作物的叶子掉落在土壤处,从而得到改良后的土壤,在需要取出时直接从混合框架中取出即可,达到了便于利用微生物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鸷坤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鸷坤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2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辊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有效提高组培苗成活率的炼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