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瓶缝焊用滚轮轴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7509.4 | 申请日: | 202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53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成;孙锦刚;斯阳波;王跃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金华市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瓶缝焊用滚 轮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瓶缝焊用滚轮轴,包括支撑部和与支撑部一体成型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的底部设有沿轴线方向设置且延伸至导电部内的导流腔,所述导流腔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径向设置的导流孔,所述导流腔内填充有导电液。本实用新型具有具有可在气瓶缝焊过程中,避免机械传动触点传递大电流而产生触点拉弧、灼伤而烧毁的现象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瓶缝焊用滚轮轴,属于气瓶制造的焊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气瓶的圆周转动焊接过程中,其特别是在气瓶缝焊中往往采用导电环或滚轮盘的机械摩擦方式进行焊接电流的传递,这样由于机械传动触点传递大电流而易产生触点拉弧、灼伤而烧毁的现象,这样极大地影响了焊接电流的稳定性与焊接工装的使用寿命,使得工件的焊接质量与外观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瓶缝焊用滚轮轴,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在气瓶缝焊过程中,机械传动触点传递大电流而易产生触点拉弧、灼伤而烧毁的现象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气瓶缝焊用滚轮轴,包括支撑部和与支撑部一体成型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的底部设有沿轴线方向设置且延伸至导电部内的导流腔,所述导流腔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径向设置的导流孔,所述导流腔内填充有导电液;上述支撑部的设置,以便于将该滚轮轴固定在滚轮上,而导电部的设置,以便于通过导流腔和导流孔将导电液导流,使得导电液可以流动至滚轮轴的外围并对滚轮轴外表面包裹,使得导电液对电流进行传导,避免滚轮轴与导电部件直接接触,避免采用机械摩擦方式进行电流传导而产生触点拉弧的现象,保证焊接电流的传导稳定性,降低焊接工装的损耗,提高焊接工装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腔的侧壁上沿轴线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导流孔;上述对于导流孔的设置,以便于增加导电液的流动通道,使得导电液可以快速流动到位,保证导电液可以时刻流动,保持导电液的持续导电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腔上位于导电部内的一端端部为锥形结构;上述锥形结构的设置,可以增加导流腔内对于导电液的储存空间,保证导电液更加的充足,同时倾斜的内壁使得导电液始终会朝着导流腔流动,保证导电液的流动性,且避免导电液的残留。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和导电部之间设有环形凸部;上述环形凸部的设置,以便于在装配工装时,对滚轮轴定位,且在后续装配时,可以与其他部件配合隔绝导电液。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的外端端部为锥台结构;上述锥台结构的设置,以便于对滚轮轴的装配进行导向,使得滚轮轴的装配更加方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具有可在气瓶缝焊过程中,避免机械传动触点传递大电流而产生触点拉弧、灼伤而烧毁的现象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气瓶缝焊用滚轮轴,包括支撑部1和与支撑部1一体成型的导电部2,导电部2的底部设有沿轴线方向设置且延伸至导电部2内的导流腔21,导流腔21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径向设置的导流孔211,导流腔21内填充有导电液,上述支撑部的设置,以便于将该滚轮轴固定在滚轮上,而导电部的设置,以便于通过导流腔和导流孔将导电液导流,使得导电液可以流动至滚轮轴的外围并对滚轮轴外表面包裹,使得导电液对电流进行传导,避免滚轮轴与导电部件直接接触,避免采用机械摩擦方式进行电流传导而产生触点拉弧的现象,保证焊接电流的传导稳定性,降低焊接工装的损耗,提高焊接工装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75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