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建工程框架梁施工的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9423.7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2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杰;刘鹏;曾进;张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0 | 分类号: | E04G25/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龙超峰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框架 施工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房建工程框架梁施工的支撑结构,包括多对桥接梁和支承矩阵A,支承矩阵A包括排列在地面上的若干根立杆A,立杆A上焊接有托盘,每对桥接梁通过对拉螺杆背靠背连接在一起并且其末端夹持固定于立杆A上,同时每对桥接梁底面搭靠于托盘上,每对桥接梁之间还夹持有多根立杆B,所有立杆B排列组成支承矩阵B,立杆B上套装有调节环B,调节环B内螺接有顶杆B,顶杆B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托B,支承矩阵B中同一列或同一个排的所有顶托B上搭置有支承梁B。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桥接梁采用槽钢制成,降低了制造成本,使模板自身重力分摊作用在多个构件上,有利于整个支撑结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建工程框架梁施工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当今建筑行业中,混凝土结构占据主导地位,混凝土模板领域的技术革新与新技术推广,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中国模板行业的特点是企业数量繁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现代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的竞争,能够不断地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持续创新,使企业的技术发展能够领先于整个行业,也就获得了企业的竞争力。现有应用最为广泛的混凝土模板为“扣件式钢管支撑胶合板模板体系”,该模板体系由支撑立杆A、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杆件通过扣件连接形成模板支撑系统;由可调撑托、主楞、次楞、胶合板组成模板及其搭设调整系统,该模板体系需要整体支设整体拆除,模板施工工期长,一次性投入材料多,施工成本高,该模板体系的支设过程需要多人配合,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费工费力。模板支撑立杆A间距布置较为随意,施工标准难以贯彻落实,导致跑模、漏浆、开裂等施工通病频繁出现,甚至会导致模板坍塌事故,模板板面使用胶合板拼接组装,模板随意裁切现象普遍存在,造成模板损耗率较大,模板拼接后钉于次楞上,一个房间的模板基本是一个整体,在拆模过程中不可能分小块拆卸,往往是整个房间整体拆卸,不可能做到轻拿轻放,造成拆模过程中模板大量损坏,增加了模板的损耗率,模板资源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房建工程框架梁施工的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房建工程框架梁施工的支撑结构,包括多对桥接梁和支承矩阵A,所述支承矩阵A用于支承房建工程中所使用的模板,该模板用于确定混凝土浇筑凝结后形成的建筑物形状,所述支承矩阵A包括排列在地面上的若干根立杆A,所述立杆A上焊接有托盘,每对桥接梁通过对拉螺杆背靠背连接在一起并且其末端夹持固定于所述立杆A上,同时每对桥接梁底面搭靠于所述托盘上,每对桥接梁之间还夹持有多根立杆B,所有立杆B排列组成支承矩阵B,所述立杆B上套装有调节环B,所述调节环B内螺接有顶杆B,顶杆B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托B,所述支承矩阵B中同一列或同一个排的所有顶托B上搭置有支承梁B。
所述立杆A上还套装有调节环A,所述调节环A内螺接有顶杆A,顶杆A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托A,位于所述支承矩阵A中同一列或同一个排的所有顶托A上还搭置有支承梁A。
所述桥接梁是采用槽钢制成。
所述房建工程框架梁施工的支撑结构还包括若干根横杆、若干根斜杆和若干个插销,横杆或斜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扣接头,所述扣接头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托盘上设置有定位孔,当使用插销将相应的限位孔与定位孔串通在一起时,位于所述支承矩阵A中同一排或同一列的相邻两根立杆A之间通过所述横杆或斜杆连接在一起。
所述扣接头整体为“U”字形,当使用插销将相应的限位孔与定位孔串通在一起时,所述托盘套合于所述扣接头的“U”型槽口内。
所述扣接头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承板,所述斜杆两端分别通过该支承板与所述扣接头连接在一起。
所述扣接头与支承板是一体制造成形的。
所述托盘在与其对应的所述立杆A径向截面的投影为正八边形。
在所述支承矩阵A中,相邻两根立杆A排距或列距为900mm至1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94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藜麦去壳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底盖上料装置及桶盒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