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定位的油底壳焊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3985.0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58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江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椒县合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2;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定位 油底壳焊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定位的油底壳焊合装置,涉及油底壳生产技术领域,针对油底壳焊合时,由于人工焊合,速度慢,耗时长,生产效率低,人工焊合尺寸易有偏差,焊合不稳定,质量差,合格率低,而且浪费人工资源和人工成本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有气泵,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两个加工件,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套设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内部均套设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顶部均固定有上夹板。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焊合,速度快,耗时短,生产效率高,尺寸标准无偏差,焊合稳定牢固质量好,合格率高,减少人工介入,节约人工资源和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底壳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定位的油底壳焊合装置。
背景技术
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作用是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柴油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
由于人工焊合,速度慢,耗时长,生产效率低,人工焊合尺寸易有偏差,焊合不稳定,质量差,合格率低,而且浪费人工资源和人工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方便定位的油底壳焊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定位的油底壳焊合装置,解决了由于人工焊合,速度慢,耗时长,生产效率低,人工焊合尺寸易有偏差,焊合不稳定,质量差,合格率低,而且浪费人工资源和人工成本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定位的油底壳焊合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有气泵,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两个加工件,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套设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内部均套设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顶部均固定有上夹板,所述第一气缸的内部均固定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气缸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内部均固定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气缸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磁铁环,所述磁铁环的内部均套设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内部均套设有活塞磁铁,所述第三气缸的内部均固定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气缸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有焊枪。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底部均固定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底部均固定有第二气管。
优选的,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底部均固定有第三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底端固定在第三气管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管的底端固定在第三气管的顶部,所述第三气管的底部固定有第四气管。
优选的,所述第四气管的底端固定在气泵的顶部,所述气泵与工作台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气缸横截面为环型结构,所述第一气缸的横截面为环型结构,所述工作台顶部固定有限位板。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气泵和焊枪等结构,其中第一气缸等结构将加工件夹持,然后第二气缸将两个加工件贴合在一起,第三气缸带动加工件移动到焊枪的位置,焊枪对加工件缝隙焊合,本装置设计新颖,操作简单自动化焊合,速度快,耗时短,生产效率高,尺寸标准无偏差,焊合稳定牢固质量好,合格率高,减少人工介入,节约人工资源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定位的油底壳焊合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定位的油底壳焊合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定位的油底壳焊合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定位的油底壳焊合装置的第三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椒县合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全椒县合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3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