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双分支电缆出线的电流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3627.1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3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朱秀琴;黄卫平;陈晓捷;罗维求;王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5/18;H02J13/00;H02B1/24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 代理人: | 赵新飞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分支 电缆 出线 电流 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分支电缆的电流监测技术,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双分支电缆出线的电流监测系统,其结构要点在于,每回线路间隔中的线路智能控制柜中设3台合并单元,分别为合并单元I、合并单元II和合并单元III,第一分支回路上配置有第一分支电流互感器,第二分支回路上配置有第二分支电流互感器,总电流互感器接入合并单元I,第一分支电流互感器和第二分支电流互感器分别接入合并单元II和合并单元III,3台合并单元的输出端均接入过程层交换机组网。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施工简单方便、节约占地面积、降低了施工成本,间隔设备配置及组网清晰,运行维护方便,适应性好,实现了对双分支电缆的有效监测,大大提高了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分支电缆的电流监测技术,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智能变电站双分支电缆出线的电流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线路设备配置设计和实际运行中,为了确保荷载电流要求,需要改为采用双分支电缆出线,而按照国网通用设计的常规设备配置方案,一回出线标准化配置一台线路测控装置,用以采集出线总回路上的电流互感器,监测出线总回路的电流。然而上述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仅监测出线总回路电流,而对分支回路并未监测,一旦出现两分支载流量不均衡情况,例如在总回路未超限的情况下,其中一回远低于均衡值,而另一回则远高于均衡值并超出该线路允许值,此时将引起超限分支电缆及设备故障,并进一步影响总回路的运行,导致事故扩大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采用在二次设备室增加公用测控装置,在配电装置区中增加双分支电缆的电流互感器,这样双分支电缆的电流互感器便可通过电缆接入公用测控装置,以实现对双分支电流的监测。然而此方案难以实际应用,其问题在于:
1)二次设备室中,按照通用设计是一回线路按间隔组一面屏柜,屏柜内包括一台线路测控装置、两台线路保护装置和2台交换机,并无多余空间,这样,新增加的公用测控装置需要另行增加屏柜以安装,而此新增柜体只能置放于二次设备室的屏柜组外侧,导致其与原回路之间需要跨越多个间隔,由此也带来间隔划分不清晰,运行维护不方便。而且如果涉及到多回路采用双分支电缆出线,如变电站内需要有10回双分支电缆出线间隔,则要配置10台公用测控,由此至少需新增4面屏柜体,这就使得二次设备室原本就十分紧凑的空间无法满足新增屏柜体安装需求。
2)公用测控装置作为间隔层设备,需要接入间隔层交换机组网,然而间隔层交换机根据通常设计仅配置2台,备用组网接口数量也少,当工程扩建时涉及到多回出线采用双分支电缆时,间隔层的交换机显然无法满足需求,需要新增间隔层组网交换机。
3)所述的公用测控装置与双分支电缆的电流互感器分设在二次设备室和配电装置区,现有的公用测控装置为模拟量采集,二者之间需要增加电缆连接,回路数越多,则施工成本越高。电流互感器与公用测控装置二者之间需要约为100-200米电缆连接,每公里电缆大概3万,加上电缆敷设安装费用大致每个间隔费用约0.5~0.8万元。
4)另外,现有的公用测控装置需接入变电站综自系统后台,受变电站综自系统限制,仅能采用同一厂家的设备,导致扩建工程设备采购受限,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无需新增屏柜和组网交换机、减少电缆敷设、降低施工成本、适用性好的适用于双分支电缆出线的电流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3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