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换热器封头及其石墨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0510.8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0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峰;杨标;陈东亮;元党军;徐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翔日科技炭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F28F11/00;F28F21/02;F28D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雷仕荣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换热器 及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换热器封头及其石墨换热器。它解决了现有石墨换热器物料利用率低,物料口下料不均匀的技术问题。一种石墨换热器封头,封头为上封头或下封头,包括封头本体,封头本体内设置有料口,料口包括中心孔、以及与中心孔底部相通的若干个通孔;中心孔设置在封头本体的中心位置,若干个通孔分别设置在中心孔底面沿底面圆周方向上;每个通孔的末端均对应石墨换热器的物料孔入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精准、完整且均匀下料的用于石墨换热器的封头,这种封头结构尤其适用于圆块孔式石墨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换热器封头及其石墨换热器。
背景技术
石墨换热器是传热组件用石墨制成的换热器,石墨换热器工作原理为:根据石墨的耐酸腐蚀性和良好的热传导性能,用石墨制作成导流器件,当两种介质彼此通过时,高温介质不断地把热量传给石墨换热器,低温介质不断从换热器得到热量,从而实现了热交换。根据石墨的特点,目前石墨换热器在冷轧酸洗线、化工、石油及农药等行业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石墨换热器按其结构可分为块孔式﹑管壳式和板式3种类型。块孔式:由若干个带孔的块状石墨组件组装而成。块孔式的优点是结构强度高,换热安全,缺点是石墨芯中孔又多又窄,特别是物料孔,下料时各物料孔无法均匀。现有技术中,块孔式石墨换热器的加料口为一圆形通孔连接一喇叭形通孔的结构,当配合圆块孔式石墨换热器时,圆块孔式石墨芯具有中心通孔结构时,喇叭形通孔的中心具有一封头,即喇叭形通孔中心被堵住,物料只能沿着喇叭形通孔的与封头之间的空间流入物料口。而圆块孔式石墨换热器的物料口主要是呈辐射状的绕设在石墨芯中心通孔四周的圆孔,一般时有规律排布的。各个辐射列通孔之间还有非入口的石墨芯体部分。现有技术的加料口流入的物料,很多都会停留在这些非入口石墨芯体上,假如石墨芯体端面稍微不平整的情况,就容易停留在这些非入口部分,无法进入物料入口,导致物料的利用率下降。即使,最终都能流入物料口,各物料口的下料也不均匀。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精准、完整且均匀下料的用于石墨换热器的封头,这种封头结构尤其适用于圆块孔式石墨换热器。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封头结构的石墨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石墨换热器封头,封头为上封头或下封头,包括封头本体,封头本体内设置有料口,料口包括中心孔、以及与中心孔底部相通的若干个通孔;中心孔设置在封头本体的中心位置,若干个通孔分别设置在中心孔底面沿底面圆周方向上;每个通孔的末端均对应石墨换热器的物料孔入口。
一种石墨换热器封头,所述若干个通孔呈辐射状绕设在中心孔四周。
一种石墨换热器封头,所述若干个通孔的每个末端的孔径均大于通孔孔径。
一种具有上述封头的石墨换热器,包括石墨芯、封头,封头为上封头或下封头,所述石墨芯由若干块圆块孔式石墨块拼接形成,所述圆块孔式石墨块为一具有中心通孔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内设置有若干列横向和竖向的、不互相交叉的通孔;竖向通孔用于物料的流通,且竖向通孔的入口呈辐射状绕设在中心通孔的四周;石墨芯最上端的圆块孔式石墨块与上封头拼接,石墨芯最底端的圆块孔式石墨块与下封头拼接;上封头和下封头的靠近外圆周处均设置有与石墨块上的第三环形密封圈配合的环形凹槽;上封头和下封头本体上的若干个通孔的每个末端分别位于竖向通孔的入口上方和下方。
一种具有上述封头的石墨换热器,所述石墨芯由若干块圆块孔式石墨块拼接形成,圆块孔式石墨块为一具有中心通孔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内设置有若干列横向和竖向的、不互相交叉的通孔;所述圆块孔式石墨块的上下拼接面之间设置有至少3道环形密封圈:其中第一环形密封圈设置在中心通孔圆周处;第二环形密封圈靠近第一环形密封圈;第三环形密封圈靠近石墨块的外圆周处。
一种具有上述封头的石墨换热器,所述圆块孔式石墨块的上下拼接面上均设置有一环形下沉安装槽,环形下沉安装槽位于第二环形密封圈和第三环形密封圈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翔日科技炭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翔日科技炭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05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