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粪污循环式无臭堆肥发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7749.4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2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廖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晶 |
主分类号: | C05F3/06 | 分类号: | C05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0800 四川省眉山市彭***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式无臭 堆肥 发酵 设备 | ||
粪污循环式无臭堆肥发酵设备,包括除臭透气膜、沙袋、酵池机构、风机;酵池机构有相同的多个,每个酵池机构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底板、通气管道;左侧板安装在底板左侧端,右侧板安装在底板右侧端,后侧板安装在底板后侧端;每个酵池机构的底板由左至右间隔距离具有多根安装槽,通气管道有多根,多根通气管道分别安装在多个安装槽内,多个酵池机构横向安装在一起,除臭透气膜覆盖在多个酵池机构的上端,多个沙袋分别压在除臭透气膜上;风机安装在多个酵池机构的后侧端,风机的排风管前侧端和多个酵池机构的通气管道连接。本新型具有成本低,能长期防腐,占地位置小,而且具有灵活不受地形限制优点,提高了发酵效率,还能防止臭味四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等区域使用的配套发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粪污循环式无臭堆肥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养殖场等区域,为了尽可能对养殖产生的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一般需要对粪污进行发酵后再进行利用。现有的发酵设备一般包括立罐发酵设备、槽式翻抛机发酵设备,还有一种方式是直接采用普通堆肥方式发酵。上述三种方式中,立罐发酵设备、槽式翻抛机发酵设备因结构所限,存在设备成本及维护费用高、耗电量特别巨大、有臭味排放,及设备故障后处理特别困难的缺点。普通堆肥发酵,缺点是有臭味排放,工作环境差,不能循环处理粪污。因此上述三种方式处理粪污都存在较大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发酵设备因结构所限,存在设备成本及维护费用高、耗电量特别巨大、有臭味排放,及设备故障后处理特别困难的缺点,以及普通堆肥发酵,存在有臭味排放、工作环境差、不能循环处理粪污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成本低,能长期防腐,占地位置小而且灵活不受地形限制,没有机械式配件,免去了维护和维修费用,电能消耗极小,发酵速度快,并能隔绝臭味没有有害气体排放,且能循环使用的粪污循环式无臭堆肥发酵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粪污循环式无臭堆肥发酵设备,包括除臭透气膜、沙袋、酵池机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池机构有相同的多个,每个酵池机构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底板、通气管道、分管;所述左侧板安装在底板左侧端,右侧板安装在底板右侧端,后侧板安装在底板后侧端;所述每个酵池机构的底板由左至右间隔距离具有多根安装槽,通气管道有多根,多根通气管道分别安装在多个安装槽内,每根通气管道的上端间隔距离具有多个通气孔,分管前端多根排气管和多根通气管道后侧端分别连接,分管的进气管位于后侧板后外端;所述多个酵池机构横向安装在一起,每个酵池机构的左侧板及右侧板前端是由后直前倾斜式结构;所述除臭透气膜覆盖在多个酵池机构的上端及前端、后端、左右端,沙袋有多个,多个沙袋分别压在除臭透气膜和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的上端及底板前端结合部位;所述风机安装在多个酵池机构的后侧端,风机的排风管前侧端和多个酵池机构分管的进气管分别连接,需要发酵的粪污分别堆积在多个酵池机构内。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底板为砖混及混凝土结构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道的外径、长度小于安装槽的内径及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酵池机构之间,最左外侧端酵池机构及最右侧端酵池机构单独使用一个左侧板及右侧板,其余每相邻两个酵池机构之间合用一个左侧板及右侧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防污、耐腐蚀的砖混或混凝土作为基础材料制作,具有成本低,能长期防腐,占地位置小而且灵活不受地形限制的优点,由于有风机经通气管道为酵池机构内的发酵物通气,提高了发酵效率,且由于有除臭透气膜覆盖在多个酵池机构上端并经沙袋压实,这样提高了发酵温度及发酵效率前提下,还能防止臭味四溢。本新型没有其他额外的机械式配件,免去了维护和维修费用,电能消耗极小,发酵速度快,并能隔绝臭味没有有害气体排放,且能循环使用。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晶,未经廖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77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