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秸秆和污水协同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38004.0 | 申请日: | 2021-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2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高严;何文丽;赵金;赵永志;王彦芳;田丽森;杨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杜德海 |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污水 协同 处理 装置 | ||
1.一种秸秆和污水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秸秆厌氧池,所述秸秆厌氧池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一排泥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秸秆厌氧池内设有第一秸秆填料层,所述第一秸秆填料层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口的上方和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下方;
秸秆兼性池,所述秸秆兼性池包括第二进水口、第三进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二排泥口和挡板,所述第二进水口设在所述秸秆兼性池的顶部,所述第三进水口设在所述秸秆兼性池的底部,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三进水口彼此错位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二进水口的下方和所述第三进水口的上方,所述挡板设在所述秸秆兼性池内,所述挡板和所述秸秆兼性池的底部相连,且所述挡板的上端和所述秸秆兼性池的顶部之间具有空隙以便将所述秸秆兼性池分隔为硝化池和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相对所述硝化池邻近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挡板邻近所述第二出水口设置,所述硝化池内设有第二秸秆填料层,所述第一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水口和第三进水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和污水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厌氧池还包括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设在所述秸秆厌氧池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和污水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秸秆填料层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秸秆填料层沿竖直方向间隔开地设置在所述秸秆厌氧池内,所述第一秸秆填料层中设有活性污泥和/或功能菌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和污水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兼性池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进水口设在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挡板在所述秸秆兼性池的长度方向上邻近所述第二侧壁设置,在所述秸秆兼性池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三进水口设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挡板之间,且所述第二进水口邻近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三进水口邻近所述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和污水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和所述硝化池相连,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曝气管位于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三进水口之间,在所述秸秆兼性池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曝气管位于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三进水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和污水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秸秆兼性池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三进水口位于同一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和污水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秸秆填料层中设有活性污泥和/或功能菌剂,且所述第二秸秆填料层悬浮地设置在所述硝化池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和污水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泥口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排泥口均设在所述秸秆兼性池的底部,且一个所述第二排泥口与所述沉淀池连通,另一个所述第二排泥口与所述硝化池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和污水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淀滤池,所述沉淀滤池包括第四进水口、第三出水口和过滤层,所述第四进水口位于所述过滤层的上方,所述过滤层位于所述第三出水口的上方,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四进水口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秸秆和污水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滤池还包括冲洗器,所述冲洗器能够与所述第三出水口相连,所述冲洗器用于反冲洗所述过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380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向GNSS有源天线
- 下一篇:无胶抗撕裂卫生巾、尿布专用芯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