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用透明帽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30609.5 | 申请日: | 2021-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5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孙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浩 |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10000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透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用透明帽,包括透明的帽本体,帽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引导部和连接部;引导部呈锥管状,引导部包括尖端部和自尖端部延伸的尾端部,尖端部的内径小于尾端部的内径;连接部呈管状,连接部的前端与所述尾端部固定连接;连接部的后端与内窥镜的前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内窥镜推进顺畅,减少内窥镜检查带来的痛苦;透明帽的前端与内窥镜镜头的距离可调,能够保证内窥镜有更清晰的观察视野,医生操作方便,检查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用透明帽。
背景技术
内窥镜用透明帽是内镜诊断与治疗中经常使用的附件,将其安装在内窥镜前端后,内窥镜前端与消化道粘膜之间可以保持一定距离,能够保证清晰的视野和足够的空间。但在进行内窥镜手术时,常规圆筒形透明帽前端几乎占据整个视野位置,内窥镜推进时的阻力较大,顺畅性不高;同时透明罩与内窥镜的前端连接时易产生窜动,内窥镜聚焦不稳定。另一方面,内窥镜在手术切开粘膜边缘后,透明帽的前端需将粘膜轻轻上提,打开粘膜下层的视野,进而进行有效的剥离,而常规圆筒形透明帽在上提、打开粘膜时,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影响手术质量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内窥镜透明帽,该透明帽能够在内窥镜推进过程中保持顺畅,同时帽本体的尖端部与内窥镜前端的距离可调,能够保证内窥镜准确的对焦,有清晰的观察视野,医生操作方便,检查效果好。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内窥镜用透明帽,包括透明的帽本体,所述帽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引导部和连接部;所述引导部呈锥管状,所述引导部包括尖端部和自尖端部延伸的尾端部,所述尖端部的内径小于尾端部的内径;所述连接部呈管状,所述连接部的前端与所述尾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后端与内窥镜的前端连接。
上述的内窥镜用透明帽,其中,所述连接部的后端与内窥镜的前端设有适配的卡接部。
上述的内窥镜用透明帽,其中,所述卡接部包括连接部的后端内侧凹陷的环槽,所述环槽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环槽沿连接部的轴线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内窥镜的前端设有与环槽适配的卡环。
上述的内窥镜用透明帽,其中,所述连接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其腔室连通的通孔。
上述的内窥镜用透明帽,其中,所述尖端部设有圆弧过渡。
上述的内窥镜用透明帽,其中,所述连接部的轴线与引导部的轴线重合。
上述的内窥镜用透明帽,其中,所述引导部的侧壁与其轴线的夹角为α,α为10-15°。
上述的内窥镜用透明帽,其中,所述引导部侧壁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沿尖端部的周向均匀分布。
上述的内窥镜用透明帽,其中,所述帽本体的内侧涂覆防雾膜。
上述的内窥镜用透明帽,其中,所述帽本体为聚氯乙烯或硅胶材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锥管状导向部,能够减小透明帽前端的截面,降低内窥镜推进的阻力,保证内窥镜推进的顺畅性;尖端部的圆弧过渡,可以避免内窥镜推进过程中对人体的相关组织或血管造成的损害,减少在检查过程中造成的痛苦;连接部的后端与内窥镜的前端设有适配的卡接部,可以提高透明帽与内窥镜前端连接的便捷性,以及方便调整尖端部与内窥镜的镜头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内窥镜焦距的准确性,提高内窥镜观察的清晰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示, 1、帽本体;2、引导部;21、尖端部;22、尾端部;3、连接部;4、环槽;5、通孔;6、刻度线;α、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浩,未经孙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306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龙门丝杆单驱动高速模组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用于边境的震动钢管预警围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