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型讯号电源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15986.1 | 申请日: | 2021-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2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石小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小莲 |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 地址: | 36110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讯号 电源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型讯号电源连接结构,包括上盖主体和下座主体,所述下座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上安装有螺帽主体,所述下座主体的上端装有硬性胶体壳,硬性胶体壳与下座主体之间通过嵌合连接,硬性胶体壳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嵌合槽和第二嵌合槽,第一嵌合槽位于第二嵌合槽的一侧,所述上盖主体的一端设有嵌合块,嵌合块与第一嵌合槽密封嵌合,上盖主体的另一端通过活动板与下座主体连接,活动板与第二嵌合槽密封嵌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防水载体设计方向,为其生产工艺将软性胶体与硬性材质胶体,成为一体成型,拥有硬性材质胶体的抗压力性的强度,及软性胶体优越的柔软度产生的密闭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结构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型讯号电源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源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通常电流传输的方式是点对点传输。电源线按照用途可以分为AC交流电源线及DC直流电源线,通常AC电源线是通过电压较高的交流电的线材,这类线材由于电压较高需要统一标准获得安全认证方可以正式生产。而DC线基本是通过电压较低的直流电,因此在安全上要求并没有AC线严格,但是安全起见,各国还是要求统一安全认证。
目前的防水型讯号电源连接结构的上盖和下座都为软性的胶体结构,会因为环境温度升高发生变形,或者因为水压外力产生形变,因而无法达成良好的防水效果,市场上的防水载体的方式,上盖与下座皆为硬性材质(金属,陶瓷,硬性胶体...等),其上盖与下座的配合处,中间用一软性胶体(如橡胶,硅胶,可塑性软胶体)密切配合而达成防水效果虽然改善了上盖和下座皆为软性胶体的缺点(容易变形而影响其防水效果),其缺点一,其夹在中间的软性胶体配合为独立元件(俗称密封圈,密封垫),生产时需要花人力将软性胶体放入或套入载体的上盖或下座的任何一方,会增加工序,消耗人力;缺点二,中间的软性胶体(密封圈,密封垫)会随时间老化,易脱落,影响使用的便利性。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的防水型讯号电源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型讯号电源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防水型讯号电源连接结构的上盖和下座会因为环境温度升高发生变形,或者因为水压外力产生形变,因而无法达成良好的防水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型讯号电源连接结构,包括上盖主体和下座主体,所述下座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上安装有螺帽主体,所述下座主体的上端安装有硬性胶体壳,硬性胶体壳与下座主体之间通过嵌合连接,硬性胶体壳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嵌合槽和第二嵌合槽,第一嵌合槽位于第二嵌合槽的一侧,所述上盖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嵌合块,嵌合块与第一嵌合槽密封嵌合,上盖主体的另一端通过活动板与下座主体连接,活动板与第二嵌合槽密封嵌合。
优选的,所述下座主体通过固定螺栓与电子元器件相固定,固定螺栓与螺帽主体之间通过螺纹紧密旋接。
优选的,所述下座主体的两端安装有电线主体,电线主体通过槽孔贯穿下座主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上盖主体和下座主体均为软性胶体压制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上盖主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与安装槽的外边缘紧密卡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嵌合槽的外侧边缘处设置有弧形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下座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上安装有螺帽主体,通过将电子元件嵌入下座主体的安装槽内,通过螺栓进行安装固定,紧密安装简单方便,保护密封效果好的优点,同时下座主体的上端安装有硬性胶体壳,上盖主体和下座主体均为软性胶体压制一体成型,利用硬性胶体壳与软性胶体的上盖主体进行完美嵌合密封,采用内置密封圈进行进一步密封保护,可对内部电子元器件进行良好密封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小莲,未经石小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159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电叶片裂纹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拉杆箱生产用拉杆钻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