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构件对口调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09104.0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1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源;王希河;魏蒙;王东宛;王硕;冯泽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件 对口 调整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构件对口调整器,包括对口调整器壳体,对口调整器壳体的一侧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靠近对口调整器壳体的一端且设置有圆板,圆板上插接有固定螺杆,蜗杆的两侧均设置有螺杆,两个螺杆上均套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圆板的转动,加上蜗轮和蜗杆的啮合,使得螺杆也随之转动,两侧的移动板在固定杆防偏转的作用下向对接钢构件的方向水平移动,通过固定板对两个钢构件进行对口平直处理,通过固定螺杆螺接在预定孔上,实现对口调整器对两个钢构件连接进行固定,方便钢柱对口进行焊接,提高对口调整器调整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钢构件连接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构件对口调整器。
背景技术
钢结构主要应用于超高,大跨结构,因工厂的加工能力及运输能力限制,钢构件需进行拼接,拼接容易出现错口质量通病。为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效率,采用对口调整器固定螺栓端部通过钢板橡胶垫与钢构件挤压产生摩擦力固定对口器,承担丢口器自身重力,无需再钢柱上焊接其他连接件,固定对口器;同时对口器利用骨架本身的承载力,加上顶丝产生的内顶力进行调整构件的错口,无需在钢柱上施加外力。
现有技术中,对口调整器通过紧固调整顶丝,顶紧上节构件,观察构件错口情况,对两侧顶丝同时同方向转动,使顶丝同方向移动,顶进上节构件对口进行调整,直到钢构件对口平直,但是在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对两侧顶丝分别进行调整,操作复杂,容易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对口调整器调整的精度,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构件对口调整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构件对口调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构件对口调整器,包括对口调整器壳体,所述对口调整器壳体的一侧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上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转动轴靠近对口调整器壳体的一端且设置有圆板,所述圆板上插接有固定螺杆,所述蜗杆的两侧均设置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上均套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空腔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对口调整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对正板。
优选的,所述对口调整器壳体呈方形框架板状结构,所述固定螺杆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圆板的两侧,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设置有拉环,所述对口调整器壳体的一侧面开设有预定孔,所述预定孔设置有多个,且环绕着转动轴等角度分布,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与预定孔之间相互螺接且一一对应。
优选的,两个所述螺杆的一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对口调整器壳体上,两个所述螺杆上分别设置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所述移动板分别与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底部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呈方形杆状结构,且两端均焊接在对口调整器壳体的内部,所述移动板的一侧贯穿滑槽且延伸至对口调整器壳体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对正板上插接有双头螺栓,所述双头螺栓设置有多个,且沿着对正板上下排列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头螺栓将对正板固定在钢构件的对接钢板上,以便调整好对口器的水平度,再通过圆板的转动,加上蜗轮和蜗杆的啮合,使得螺杆也随之转动,两侧的移动板在固定杆防偏转的作用下向对接钢构件的方向水平移动,通过固定板对两个钢构件进行对口平直处理,通过固定螺杆螺接在预定孔上,实现对口调整器对两个钢构件连接进行固定,方便钢柱对口进行焊接,操作简单,提高对口调整器调整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腔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9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