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空间光通信的对波长温度不敏感的圆偏振光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04709.0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2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吴重庆;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帕卓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8 | 分类号: | G02B27/28;G02B27/09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常芳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间 光通信 波长 温度 敏感 偏振光 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空间光通信的对波长温度不敏感的圆偏振光发生器,所述扩速透镜的一端与所述光源相对准,所述扩速透镜的另一端与所述准直透镜组相对准,所述准直透镜组的远离所述扩速透镜的一端与所述起偏器相对准,所述第一直角棱镜与所述起偏器的输出端相对准,所述第二直角棱镜与所述第一直角棱镜的直角面贴合,通过所述扩速透镜将来自于所述光源的光变成一束宽口径光束,然后经过所述准直透镜组转变为平行光,经由所述起偏器形成线偏振光,转动所述旋转机构,使得线偏振光注入所述第一直角棱镜后,反射至所述第二直角棱镜,得到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由所述第一直角棱镜和所述第二直角棱镜配合形成,具有更高的温度稳定性和波长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间光通信中的宽带偏振光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空间光通信的对波长温度不敏感的圆偏振光发生器。
背景技术
在空间光通信中,由于大气等空间信道的偏振特性很不稳定,所以需要一种用于测量大气信道的稳定的偏振光发生器,以便能够准确测量大气信道的偏振特性。由于这种偏振光发生器常常需要布置在户外,受环境温度影响大,而且大气信道的变化无常,所以要求作为检测光源的偏振光发生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大气信道检测的另一个要求是,光束较宽,以便适应光学天线的接收要求,所以,大口径的温度波长不敏感的偏振态发生器是一种重要的光学仪表。
传统的偏振态发生器通常由起偏器,旋转装置以及1/4波片等元件组成,由此产生水平、垂直、45度、135度和左旋与右旋圆偏振态等6个标准偏振态。而偏振态的稳定问题是测量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前4个偏振态都比较稳定,但圆偏振态发生器就很不稳定,因为在这种偏振态发生器中为了产生左旋与右旋圆偏振态,大多采用了1/4波片,而1/4波片对温度和波长都敏感,故只能制作出窄带的特定温度下的偏振态发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空间光通信的对波长温度不敏感的圆偏振光发生器,旨在解决当前技术中的现有偏振态发生器在产生左旋与右旋圆偏振态时大多采用1/4波片、对温度和波长都敏感、故只能制作出窄带的特定温度下的偏振态发生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空间光通信的对波长温度不敏感的圆偏振光发生器,包括光源、扩速透镜、准直透镜组、起偏器、卡具、旋转机构、安装架、第一直角棱镜和第二直角棱镜,所述卡具依次设置有所述光源、所述扩速透镜、所述准直透镜组和所述起偏器,所述扩速透镜的一端与所述光源相对准,所述扩速透镜的另一端与所述准直透镜组相对准,所述准直透镜组远离所述扩速透镜的一端与所述起偏器相对准,所述卡具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旋转机构,所述安装架上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直角棱镜和所述第二直角棱镜,所述第一直角棱镜与所述起偏器的输出端相对准,所述第二直角棱镜与所述第一直角棱镜的直角面贴合;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支撑座、转动座、转动机构和翻转机构,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轴、齿轮组、第一转盘、转动杆和转动齿轮,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支撑座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转盘上设置有所述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所述支撑座,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凹槽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转动齿轮,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所述齿轮组,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凹槽底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部,所述齿轮组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齿轮啮合,所述齿轮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所述转动座与所述转动轴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所述转动座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槽,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轴、传动齿轮、第二转盘和连接杆,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转动槽,所述卡具与所述转轴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动座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座的外部,所述连接杆上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二转盘和所述传动齿轮,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二齿部,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部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帕卓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帕卓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4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