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膜的光学评价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37228.2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4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化电子材料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21/2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214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评价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的光学评价装置和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膜的光学评价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离型层、各向同性透明薄膜和可挠曲反射基板,所述离型层和所述各向同性透明薄膜的面积等于或大于所述可挠曲反射基板的面积。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入两侧表面分别设置离型层和可挠曲反射基板的各向同性透明薄膜,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了评价产品光学膜的粘合层与光学评价装置之间的粘合力,实现了测试完成后评价产品易剥离的目的,从而保护评价产品和光学评价装置的表面不被破坏,有效地提高了光学评价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利用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测试成本,而且所需材料便宜易得,实施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的光学评价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如果需要对光学膜(例如,偏光膜或偏光层叠体)进行光学评价,通常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直接对光学膜本身进行光学评价,但是这种方式无法准确且全面地测试光学膜被贴附在屏幕上之后所呈现的相关光学参数。
第二种方式是将光学膜贴附在屏幕上之后进行光学评价,但是这种方式在测试结束之后需要从屏幕上剥离光学膜,此时由于光学膜的粘合层(例如,压敏胶层)的粘合力太大而容易导致光学膜和/或屏幕的表面遭受较严重的破坏,从而无法二次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光学膜的光学评价装置和系统,通过引入两侧表面分别设置离型层和可挠曲反射基板的各向同性透明薄膜,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了评价产品光学膜的粘合层与光学评价装置之间的粘合力,实现了测试完成后评价产品易剥离的目的,从而保护评价产品和光学评价装置的表面不被破坏,有效地提高了光学评价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利用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测试成本,而且所需材料便宜易得,实施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膜的光学评价装置,所述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离型层、各向同性透明薄膜和可挠曲反射基板,所述离型层和所述各向同性透明薄膜的面积等于或大于所述可挠曲反射基板的面积。
可选地,所述可挠曲反射基板包括聚酰亚胺基板。
可选地,所述可挠曲反射基板包括具有所述聚酰亚胺基板的屏幕。
可选地,所述屏幕包括OLED屏幕。
可选地,所述各向同性透明薄膜包括三醋酸纤维素类、环烯烃聚合物类或丙烯酸树脂类薄膜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各向同性透明薄膜为环烯烃聚合物类薄膜。
可选地,所述各向同性透明薄膜的厚度为10-80μm。
可选地,所述各向同性透明薄膜的厚度为40μm。
可选地,所述离型层包括有机硅油类、聚乙烯醇类或硅脂类离型层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离型层对所述各向同性透明薄膜的剥离力大于所述离型层对所述光学膜的剥离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膜的光学评价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相机、夹持装置、曲率固定装置以及光学膜的光学评价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入两侧表面分别设置离型层和可挠曲反射基板的各向同性透明薄膜,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了评价产品光学膜的粘合层与光学评价装置之间的粘合力,实现了测试完成后评价产品易剥离的目的,从而保护评价产品和光学评价装置的表面不被破坏,有效地提高了光学评价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利用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测试成本,而且所需材料便宜易得,实施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膜的光学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膜的光学评价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化电子材料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住化电子材料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37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不锈钢餐具的料板整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泄漏油品的管路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