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袋栽自动取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15962.9 | 申请日: | 2021-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2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韩吉发;陆广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荣世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薛芳芳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袋栽自动取盖装置,包含机架、水平设置在机架上用于输送阵列摆放着菌种袋框体的取盖输送线、设置在取盖输送线上方用于压住框体内菌种袋袋口将盖子取下的取盖机构、设置在取盖机构一端的收料盒、设置在取盖机构上方用于将取盖机构取下的盖子拨到收料盒内的拨料机构;本实用新型能自动取下菌种袋上的盖子,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取下的盖子还能自动收集,便于二次使用,减少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生产领域,特指一种食用菌袋栽自动取盖装置。
背景技术
搔菌是食用菌栽培管理中一项重要技术,通过搔菌去除老菌种块,培养基表面长出新菌丝,新菌丝生命力强,易生长出健壮的子实体,生长整齐,同时菌柄生长好,硬挺,菌盖圆形,菌肉厚,同没有经过搔菌产出的菌相比,质量明显提高。
目前,食用菌栽培主要分为使用菌种袋袋栽和使用菌种瓶瓶栽两种方式,其中瓶栽搔菌用的装置比较成熟,能够一次同时完成12-20瓶搔菌工作;但是由于袋栽方式的特殊性,搔菌前需要先取下菌种袋的盖子,现有技术中取盖多采用人工操作,对于批量化的生产来说,不仅劳动强度较大,且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食用菌袋栽自动取盖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袋栽自动取盖装置,包含机架、水平设置在机架上用于输送阵列摆放着菌种袋框体的取盖输送线、设置在取盖输送线上方用于压住框体内菌种袋袋口将盖子取下的取盖机构、设置在取盖机构一端的收料盒、设置在取盖机构上方用于将取盖机构取下的盖子拨到收料盒内的拨料机构。
优选的,所述取盖机构包括多组沿取盖输送线输送方向放置的取盖组件、设置在机架顶部的取盖气缸;每组所述取盖组件均包括水平放置用于压住菌种袋袋口的压板、至少两根竖直放置用于连接机架顶部和压板的导杆、套设在多根导杆上用于将盖子从菌种袋上取下的取盖板;所述取盖气缸用于同时驱动多组取盖组件中的取盖板进行升降;相邻两组取盖组件中,两块压板的间距小于菌种袋的直径,两块取盖板的间距小于盖子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进料端呈尖嘴形状。
优选的,所述拨料机构包括多组设置在取盖组件上方且位于相邻两组取盖组件之间的拨料组件;每组所述拨料组件均包括水平放置的传动链、设置在传动链上将两块取盖板上的盖子拨到收料盒内的拨杆。
优选的,所述拨杆设置有多个,且沿传动链均匀放置。
优选的,所述收料盒的底部倾斜设置,且最低端设置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在取盖输送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宽度可调的导向板。
优选的,所述取盖输送线采用的链条输送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自动取下菌种袋上的盖子,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取下的盖子还能自动收集,便于二次使用,减少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食用菌袋栽自动取盖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食用菌袋栽自动取盖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3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4为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机架;2、取盖输送线;3、取盖机构;31、取盖组件;311、压板;312、取盖板;313、导杆;32、取盖气缸;4、拨料机构;41、拨料组件;411、传动链;412、拨杆;5、收料盒;6、导向板;7、框体;8、菌种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荣世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荣世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159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菌袋栽自动倒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内镜设备保护功能的腹腔镜套管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