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钢管成型可调控预应力重组竹梁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82080.7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1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郭楠;周守婷;梅力丹;刘天宇;李玲;赵艳;刘丕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92 | 分类号: | E04C3/292;B27J1/00;B27L11/08;B27N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王姝尹 |
地址: | 1500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钢管 成型 调控 预应力 重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钢管成型可调控预应力重组竹梁,利用重组竹梁的加工工艺特点内置钢管形成预应力孔道,与重组竹形成整体,工艺简单,整体性好,避免构件开槽对材料抗拉能力的削弱以及二次加工的不便。利用预应力钢筋穿过钢管孔道,端部结合配套螺母实现机械锚固,安装便捷、锚固可靠,使预应力钢筋强度发挥充分。通过旋转锚固螺帽精准施加预应力,改变重组竹梁受力状态解决了重组竹抗压性能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随时调控预应力,通过定期监测重组竹梁关键截面的位移,确定预应力调控程度,从而弥补重组竹蠕变及预应力筋松弛导致的预应力损失,实现重组竹强度的充分利用,增大重组竹梁跨度,节约材料,提高构件承载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竹木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内置钢管成型可调控预应力重组竹梁。
背景技术
重组竹是一种将竹材重新组织并加以强化成型的新型竹质材料,具有强度高、离散性小、受力可靠、工业化程度高、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是推广绿色装配式建筑的重要途径。
在竹木结构中,梁式构件的应用量大、范围广。由于竹材弹性模量低,重组竹受弯构件的设计时常由刚度控制,而非强度控制;同时,构件受拉区易发生竹纤维拉断破坏,导致重组竹较高的抗压强度得不到充分发挥,构件破坏较为突然,延性也较差。竹木梁式构件内置增强钢筋普遍采用开槽嵌入的方式,此方法须对构件进行二次加工,施工过程相对复杂;而且,梁底受拉区开槽会削弱截面抗拉能力,导致受压区材料抗压强度发挥不充分,构件承载能力提高幅度有限。同时,竹木受弯构件破坏突然,无明显征兆,呈脆性破坏形态;构件设计常由刚度控制,且由于蠕变影响,导致长期使用变形增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内置钢管成型可调控预应力重组竹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置钢管成型可调控预应力重组竹梁,克服现有重组竹梁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钢管成型可调控预应力重组竹梁,包括:
重组竹梁体,重组竹梁体沿其长度方向内置有与其等长的钢管;
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穿入钢管、且其两端均伸出钢管;预应力钢筋两端分别加工有螺纹段;
锚垫板,重组竹梁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锚垫板,预应力钢筋两端分别对应穿过两个锚垫板后,每一端均通过一个锚固螺帽固定,且通过改变锚固螺帽处于螺纹段上的位置调节预紧力大小。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内置钢管成型可调控预应力重组竹梁,在重组竹中内置钢管形成孔道,成型后穿入钢筋并施加预应力的增强方式,无需开槽及二次加工,并将重组竹梁的受力状态由受弯状态转变为压弯状态,充分利用重组竹和钢材的材料性能,达到提高重组竹梁承载力、增大其适用跨度的目的,并通过在使用过程中可随时调控预应力的大小,以克服蠕变影响,控制重组竹梁的挠度,保证其使用性能,进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锚垫板上预设有预应力钢筋通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钢管外壁上包裹有2-3mm的麻纤维层,麻纤维层上具有干燥的胶层;由此使钢管外壁麻纤维层与重组竹梁体更容易粘结,提高了粘结效果。
进一步地,钢管采用无缝不锈钢钢管。
进一步地,预应力钢筋长度大于钢管长度200mm-30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置钢管成型可调控预应力重组竹梁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20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小帽拧开扳手
- 下一篇:一种增强胶合木梁的预应力施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