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健身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7055.1 | 申请日: | 2021-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6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哈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模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A63B23/12;A63B21/07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德国巴伐利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身 器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身器械,包括器械本体,所述器械本体包括坐卧装置和设于坐卧装置上的支撑装置,定义坐卧装置位于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前端和后端,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于坐卧装置前端的第一支撑装置和坐卧装置后端的第二支撑装置,所述器械本体包括以下两种状态:第一状态:所述坐卧装置通过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以水平的状态的置于地面上,充当卧推凳使用;第二状态:所述坐卧装置通过第二支撑装置以垂直的状态置于地面上,充当引体向上器械使用,所述第一支撑装置至少具有一组供使用者握住进行引体向上运动的握持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身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美国专利号US9370678B2介绍了一种健身器械,其带有一个由支撑架支撑的卧推凳和可进行引体向上的直立架组成,卧推凳允许以坐姿或卧姿进行锻炼,上述专利中的结构为了满足稳定的要求,因此必须具有相对较高的自重,为了实现稳定的设计,特别是为了健身区域的稳定,要使用足够稳定的材料,而这会增加制造成本;同时,上述类型的健身器械只能通过耗时的调整或折叠,才能转换为更节省空间的状态或转换为训练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健身器械,其结构简单,而且省去了锻炼前或锻炼时或锻炼后的繁琐组装和拆卸过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健身器械,包括器械本体,所述器械本体包括坐卧装置和设于坐卧装置上的支撑装置,定义坐卧装置位于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前端和后端,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于坐卧装置前端的第一支撑装置和坐卧装置后端的第二支撑装置,所述器械本体包括以下两种状态:
第一状态:所述坐卧装置通过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以水平的状态的置于地面上,充当卧推凳使用;
第二状态:所述坐卧装置通过第二支撑装置以垂直的状态置于地面上,充当引体向上器械使用,所述第一支撑装置至少具有一组供使用者握住进行引体向上运动的握持部。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坐卧装置前端两侧的两根支脚,每组握持部均包括两个握持件,每组握持部的两所述握持件分别设于两所述支脚上。
进一步地改进,两根所述支脚的其中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坐卧装置固定连接,至少一组握持部的两所述握持件由两所述支脚的自由端沿水平线朝相反的方向延伸而成。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支脚与坐卧装置之间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与坐卧装置之间的夹角为89-110°。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与坐卧装置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对称设于靠近坐卧装置后端两侧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所述坐卧装置通过第二支撑杆以垂直的状态置于地面上。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连接杆之间配合使支撑架形成U形结构。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二支撑杆与坐卧装置固定连接的一端向坐卧装置的上表面凸出形成加固部。
进一步地改进,两所述支撑架的两个加固部之间通过固定杆连接。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器械本体上设有移动滚轮。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移动滚轮设于第二支撑装置上。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移动滚轮设于第二支撑杆与连接杆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支撑杆与连接杆的连接处呈弧形状。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坐卧装置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通过一伸缩机构相对第二部分可伸缩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模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汉模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70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