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门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09986.6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2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地代所清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B83/36 | 分类号: | E05B83/36;E05B81/06;E05B85/00;E05B7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玮;苏琳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缩短释放动作所需的时间的车用门锁装置。车用门锁装置(20)具有:能够向将闩锁(31)保持在半锁定位置或者全锁定位置的初始位置和允许闩锁(31)向解锁位置的移动的解除位置移动的卡爪(33);向全锁定对应位置移动由此使闩锁(31)向全锁定位置移动的关闭杆(53);向动作位置移动由此使卡爪(33)向解除位置移动的打开杆;以及构成为在闩锁(31)位于全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旋转部件(61)从初始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由此使打开杆(55)向动作位置移动,在闩锁(31)位于半锁定位置的情况下,使打开杆(55)向动作位置移动的驱动力切换机构(6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用门锁装置具有通过从中立位置朝向关闭位置向一个方向旋转而将闩锁机构切换为全锁定状态,通过从中立位置朝向释放位置下另一个方向旋转而将闩锁机构切换为解锁状态的动作杆。根据这样的车用门锁装置,切换驱动动作杆的一个电动马达的旋转方向,由此能够进行将闩锁机构切换为全锁定状态的关闭动作和将闩锁机构切换为解锁状态的释放动作。
在动作杆的关闭位置与释放位置从中立位置位于相互相反的一侧的结构中,在使动作杆从关闭位置向中立位置移动时,存在旋转部件因惯性而没有在中立位置停止,向比中立位置靠释放位置侧移动的担忧。而且,若动作杆从中立位置向释放位置侧移动,则存在车门成为能够开闭的状态的担忧。在专利文献1中,将车门不被切换为能够开闭的状态的中立区域设置于关闭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在该中立区域内设置有中立位置。若是这样的结构,则在使旋转部件从关闭位置向中立位置移动时,即使旋转部件通过中立位置,但只要在中立区域内停止,则闩锁机构也不被切换为释放状态。
然而,在将具有规定的大小的中立区域设置于关闭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且中立位置位于中立区域内的结构中,中立位置与释放位置的距离变大。因此,旋转部件从中立位置向释放位置移动所需的时间变长。即、释放动作所需的时间变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8918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通过一个驱动力源进行关闭动作与释放动作的车用门锁装置中,实现释放动作所需的时间的缩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用门锁装置具有:
闩锁,其能够向车门能够向打开位置移动的解锁位置、通过保持设置于车体的撞击器而将车门保持在全闭位置的全锁定位置、以及位于上述解锁位置与上述全锁定位置之间并保持上述撞击器由此将车门保持在半闭位置的半锁定位置移动;
卡爪,其构成为能够向初始位置和解除位置移动,若位于上述初始位置则与上述闩锁卡合而将上述闩锁保持在上述半锁定位置或者上述全锁定位置,若位于上述解除位置则与上述闩锁的卡合被解除而允许上述闩锁向上述解锁位置的移动;
闩锁切换部件(关闭杆),其构成为若上述闩锁位于上述半锁定位置则其位于半锁定对应位置,若上述闩锁位于全锁定位置则其位于全锁定对应位置,从上述半锁定对应位置向上述全锁定对应位置移动由此使上述闩锁从上述半锁定位置向上述全锁定位置移动;
卡爪切换部件(打开杆),其构成为从初始位置向动作位置移动由此使上述卡爪从上述初始位置向上述解除位置移动;
旋转部件,其构成为通过驱动力源(电动马达)的驱动力,向初始位置、第一位置、以及上述初始位置与上述第一位置之间的第二位置旋转移动,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从上述初始位置向规定的一个方向旋转了的位置;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99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埋地排水过滤用HDPE双壁波纹管
- 下一篇:保温传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