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透气吸湿效果超纤内里革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08571.7 | 申请日: | 2021-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2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怀德;黄娇;林建林;郑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裕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5/02;B32B9/00;B32B11/00;B32B11/10;B32B27/42;B32B27/02;B32B27/30;B32B27/12;B32B3/08;B32B3/24;B32B3/28;B32B3/30 |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郑耀敏 |
| 地址: | 351200 福建省莆田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透气 吸湿 效果 内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透气吸湿效果超纤内里革,涉及内里革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皮纤维网状层、水刺布层和炭纤维层;所述皮纤维网状层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并贯穿所述皮纤维网状层的透气孔;所述炭纤维层呈波纹状且上端与所述水刺布层粘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呈波纹状的碳纤维层上端与水刺布层粘接,使得碳纤维层与水刺布层之间形成隔腔以容纳砭石时,实现杀菌抑菌的效果;与此同时,结合皮纤维网状层底部的凹槽、透气孔以及具备透气吸湿性能的水刺布层和碳纤维层,使得该内里革具备结构稳定、高透气性与高吸湿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里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透气吸湿效果超纤内里革。
背景技术
皮革具有柔软耐折和轻巧美观等特点,对其表面的处理要求达到光亮、耐干湿擦和不脱层的效果,卫生透气性能好,适用于制作鞋靴、包袋、沙发座垫等不同类型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而内里革作为位于内侧的皮革材料,同时还应当具备舒适、透气以及吸湿效果,以提升内里革的使用效果。
公告号为CN2031600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气型水性聚氨酯鞋内里皮革,该内里皮革依次包括含浸水刺布层、水性聚氨酯接着层、水性聚氨酯发泡层、水性聚氨酯面层。
但是该内里皮革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达到有效的透气与吸湿效果,且使用舒适度低,进而将严重影响到该内里皮革的适用范围与经济效益,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透气吸湿效果超纤内里革,该具有透气吸湿效果超纤内里革具有显著提升透气性与吸湿性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透气吸湿效果超纤内里革,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皮纤维网状层、水刺布层和炭纤维层;所述皮纤维网状层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并贯穿所述皮纤维网状层的透气孔;所述炭纤维层呈波纹状且上端与所述水刺布层粘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纤维层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兼具柔软以及舒服贴身的效果,因此作为内层与人体接触时实现提升该内里革的使用舒适度的效果;水刺布层作为一种通过利用高压水流刺入纤维网内,使纤维相互缠绕,进而令松散的纤维网具有一定的强力及完整的结构的材料,具有蓬松度高、强度高以及吸湿性和速湿性高的特点,进而起到提升该内里革的吸湿性的作用;皮纤维网状层呈网状结构,进而在节省原材料的同时,具备易于拉伸和剪切强度高的特点;且皮纤维网状层的透气孔与水刺布层协同,实现有效的透气与吸湿的效果,使得该内里革具备高透气性与高吸湿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炭纤维层和所述水刺布层之间形成隔腔,所述隔腔内填充有砭石与粘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砭石具有散发远红外射线的功能,进而实现有效提升该内里革的抑菌杀菌功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炭纤维层包括竹炭纤维与聚丙烯腈系纤维、沥青系纤维以及酚系纤维中的一种,且分别作为里经和里纬相互垂直编织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炭纤维具有吸湿透气和抑菌抗菌的性能,进而在与聚丙烯腈系纤维、沥青系纤维以及酚系纤维中的一种编织成碳纤维层时起到显著提升该内里层的透气性与吸湿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皮纤维网状层的下侧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凹槽;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凹槽的槽底连通,所述水刺布层与所述皮纤维网状层下侧的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部位粘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用于容纳部分气体,用作气体交换,并在该合成革形态改变时,凹槽内容积变化,以实现驱动气体进一步流通,以提升该合成革透气性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炭纤维层的下侧设置有绒毛接触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裕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裕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85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