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臭氧循环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91740.0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0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雷青;何琴;冯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迪雅(浙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2 | 分类号: | A61L2/22;A61L2/18;A61L2/20;A61L2/24;A61L2/26;A61L9/14;A61L9/01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07 | 代理人: | 俞昊文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循环 消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循环消毒装置,包括控制器,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曝气装置、水泵、循环管道;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曝气装置连接;所述曝气装置与水泵连接;所述水泵与循环管道连接;所述循环管道包含由透气不透水材料制成的管道本体,循环管道底部设有若干喷嘴;所述循环管道与曝气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透气不透水的臭氧水循环管路和若干喷嘴,可分别缓慢释放臭氧气体和臭氧水喷雾,在满足多种需求的同时避免高浓度臭氧损害人体;浓度较低的臭氧水可通过回流再曝气提高浓度,保证了臭氧浓度稳定;多组喷嘴同时使用扩大了消毒覆盖范围,每组喷嘴分别控制确保了重点消毒区域的清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设备,尤其是一种臭氧循环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水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加工、医疗用品等领域,对上述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在空气中容易分解,因此臭氧通常以臭氧水的形式短时间保存和使用。
臭氧水生成一般采用低压电解法,其电解电压仅为3~5V。电解产生的臭氧纯度较高,浓度可以达到18%至20%,并且低压电解法还有干扰小、不含氮氧化物、电极损耗低、抗环境影响强等优点。同时,低压电解法的臭氧制取过程也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比如电解物质需要纯水,电解和储存温度不能过高等,因为溶解的阴阳离子和高温会加速臭氧分解。
目前,使用臭氧及臭氧水消毒的技术日趋成熟和多样。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臭氧喷雾装置”,其公告号为CN209359435U,包括水箱、输水通道、水泵、臭氧发生器、水流感应器、喷杆。输水通道中流通水流,利用水泵抽取水箱中的水,水从输水通道的第一端向第二端流动,并从第二端设置的喷杆中喷出,在输水通道上设有臭氧发生器和水流感应器,当水经过臭氧发生器时,水流感应器感应到水流后,臭氧发生器电解水产生臭氧。臭氧喷雾装置采用低压电解的方式产生臭氧,臭氧由电解水产生,因此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生产高效且可靠;不会产生氮氧化物等杂质,不影响人体健康,使用更加安全。
该设计采用一种喷雾装置,将快速制造的臭氧水通过雾状喷出达到提高杀菌效果的目的,并且避免了有害气体的产生。然而该装置的臭氧水没有经过充分混合,也没有处理臭氧分解问题,在喷口喷出的时候容易夹杂气体和液体一起喷出,使喷杆不容易控制,喷臭氧水的浓度也无法控制,还可能对喷口造成损伤;喷雾装置只有一个喷杆,且装置本身并非便携式,实际使用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臭氧水浓度稳定性、装置可靠性和使用便利性等问题,提供一种采用可分别释放臭氧气体和臭氧水的水循环管路,设置检测装置保证臭氧浓度稳定,并增加了喷头和自动控制设备的一种臭氧循环消毒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臭氧循环消毒装置,包括控制器,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曝气装置、水泵、循环管道;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曝气装置连接;所述曝气装置与水泵连接;所述水泵与循环管道连接;所述循环管道包含由透气不透水材料制成的管道本体,循环管道底部设有若干喷嘴;所述循环管道与曝气装置连接。采用透气不透水的臭氧水循环管路和若干喷嘴,可分别缓慢释放臭氧气体和臭氧水喷雾,在满足多种需求的同时避免高浓度臭氧损害人体。浓度较低的臭氧水可通过回流再曝气提高浓度,保证了臭氧浓度稳定。多组喷嘴同时使用扩大了消毒覆盖范围,每组喷嘴分别控制确保了重点消毒区域的清洁。
作为优选,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水口设有冷水箱;所述冷水箱也和臭氧发生器连接;冷水箱中存有纯净水,同时分别供应可以使装置更加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冷水箱与臭氧发生器之间设有一个流量阀;所述冷水箱与曝气装置之间设有一个流量阀;所述流量阀与控制器连接;两个流量阀分别控制曝气装置和臭氧发生器的液位,起到调节反应过程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曝气装置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高度可调且高于曝气装置的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迪雅(浙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康迪雅(浙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1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车驾驶室铰接支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临床护理用舒缓按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