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71767.3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4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廷钧;李振鹏;孙威龙;陈开荣;刘晨;王浩;王荣瑞;徐飞;牛良迪;韩盛倩;张志豪;刘佳玲;孔维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廷钧;上海住鸣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李振鹏;江苏永中建设有限公司;江苏鹏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孙威龙;徐飞 |
主分类号: | G01B5/252 | 分类号: | G01B5/2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装配式 建筑 构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结构,包括横梁和检测主体,所述检测主体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第一电动滑台滑动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滑台滑动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上接触块,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下接触块,所述上接触块上设置有上压力传感器,所述下接触块上设置有下压力传感器,所述检测主体上设置有上位移显示器和下位移显示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组压力传感器检测墙板的反作用力大小,再由检测主体内部的两组信号转换器将压力信号转换为位移信号,从上位移显示器和下位移显示器中读取,高效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结构。
背景技术
BIM为建筑信息模型或者建筑信息管理,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在同一平台上,共享同一建筑信息模型,利于项目可视化、精细化建造。
在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中,横梁上下的墙板在装配时要保证外侧面的平齐,避免出现错位,而现有的检测方式通常采用坠线的方式进行测量间隙大小,从而判断是否平齐,操作难度大,而且不便于多次检测,不利于后期的主体结构形变监测,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结构,通过设置两组压力传感器检测墙板的反作用力大小,再由检测主体内部的两组信号转换器将压力信号转换为位移信号,从上位移显示器和下位移显示器中读取,高效方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结构,包括横梁和检测主体,所述横梁上端安装上墙板,所述横梁下端安装下墙板,所述横梁一侧设置有螺纹座,所述检测主体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检测主体的一侧印刻有与螺纹座相配合螺纹,所述检测主体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滑台和第二电动滑台,所述第一电动滑台滑动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滑台滑动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上接触块,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下接触块,所述上接触块上设置有上压力传感器,所述下接触块上设置有下压力传感器,所述检测主体上设置有上位移显示器和下位移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检测主体上设置有上功能按键和下功能按键,所述上功能按键和下功能按键均位于把手同一侧。
优选的,所述检测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一信号转换器和第二信号转换器,所述上压力传感器和上位移显示器均与第一信号转换器电性连接,所述下压力传感器和下位移显示器均与第二信号转换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主体上设置有电源插头,所述检测主体内部设置有蓄电板。
优选的,所述检测主体远离上接触块和下接触块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设置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垂直于检测主体,所述螺纹座垂直于横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检测主体上设置有第一电动滑台和第二电动滑台,且第一电动滑台和第二电动滑台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分别连接有上接触块和下接触块,上接触块和下接触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通过上功能按键和下功能按键同时带动上接触块和下接触块接触对应的墙板并利用两组压力传感器检测墙板的反作用力大小,根据两个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大小判断两个墙板的错位程度是否符合要求,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而且在后续的建筑结构形变监测中,大大降低检测难度,提高数据采集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廷钧;上海住鸣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李振鹏;江苏永中建设有限公司;江苏鹏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孙威龙;徐飞,未经徐廷钧;上海住鸣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李振鹏;江苏永中建设有限公司;江苏鹏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孙威龙;徐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71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BIM的造价预算管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频综模块的防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