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零序互感器壳体及零序互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67629.8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5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冯伟通;朱型沦;朱海博;缪观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萧山玉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20 | 分类号: | H01F38/20;H01F2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王哲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感器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序互感器壳体及一种零序互感器,壳体内部具有隔离套管结构,壳体由壳座和壳盖对合构成,隔离套管结构包括成型于壳座上的圆形套管、沿周向均布于圆形套管内的四个独立的A通道和对应设于壳盖上并适于伸入圆形套管内的四个独立的B通道,壳座与壳盖对合连接后,圆形套管的末端抵在壳盖的内壁上,四个A通道与四个B通道一一对接形成四个独立的导体通道,且四个A通道的内端口在轴向上错开设置,对应的,四个B通道的内端口在轴向上错开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的零序互感器壳体及零序互感器的结构合理,保证互感器内四相的感应电流均匀分布,且无需缠绕胶带即可达到绝缘性能要求,提高绝缘等级,并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序互感器壳体及零序互感器,属于互感器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低压配电的剩余电流断路器中,各相导体必须穿过零序互感器,各相之间绝缘性较差,为了避免引起相间短路,必须增加相间绝缘避免击穿发生短路,传统的做法是在各导体上缠绕绝缘胶带,这种做法费时费力,而且绝缘性能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对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通过将各相导体有效分隔从而增强相间绝缘性能的零序互感器壳体及使用该零序互感器壳体的零序互感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零序互感器壳体,该壳体中部具有隔离套管结构,所述壳体由壳座和壳盖对合构成,所述隔离套管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壳座上的圆形套管、沿周向均布于所述圆形套管内的四个独立的A通道和对应设于所述壳盖上并适于伸入所述圆形套管内的四个独立的B通道,所述壳座与壳盖对合连接后,所述圆形套管的末端抵在所述壳盖的内壁上,四个A通道与四个B通道一一对接形成四个独立的导体通道,且四个A通道的内端口在轴向上错开设置,对应的,所述四个B通道的内端口在轴向上错开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座外壁上在相邻A通道之间设有凸出的第一隔离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盖外壁上在相邻B通道之间设有凸出的第二隔离筋。
一种具有上述所述零序互感器壳体的零序互感器,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磁芯、对应设置在各导体通道内的导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外侧并固定连接在各导体相应端部的铜排。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铜排通过螺丝与所述导体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体为铜棒。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零序互感器结构设计,即在中心设计均匀分布四个导体通道,四相导体通过四个导体通道,保证互感器内四相的感应电流均匀分布,解决漏电电流平衡性问题;此外,通过圆形套管的设置并且四个A通道的内端口与四个B通道的内端口对接并形成阶梯状的对接面从而有利于提升绝缘性能,保证了产品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且无需缠绕绝缘胶带就可达到断路器绝缘性能要求,绝缘等级高,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零序互感器壳体的正向视图;
图2为图1所示零序互感器壳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壳座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壳盖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零序互感器的结构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壳体;11-壳座;12-壳盖;13-圆形套管;14-A通道;15-B通道;16-第一隔离筋;17-第二隔离筋;2-导体;3-铜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零序互感器壳体和零序互感器的具体结构做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萧山玉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萧山玉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676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震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检测墙体空鼓智能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