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束夹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54966.3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3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付云博;曹策;姜鹏;余毅;何锋赟;郭同健;李冬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B13/012 | 分类号: | H01B13/012;H01R43/027;H01R43/28 |
代理公司: | 长春中科长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8 | 代理人: | 郭婷;高一明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束夹取 装置 | ||
一种线束夹取装置,包括扭压线束基座、设置在扭压线束基座上的扭压线束模块和限位模块、夹线基座、夹线基座转接板、通过夹线基座转接板安装在夹线基座上的夹线组件;限位模块用于夹紧线束的一端使其保持不动;扭压线束模块包括安装在扭压线束基座上的第一滑动组件、与第一滑动组件滑动连接的扭线组件,扭线组件在第一滑动组件的带动下将线束的另一端压向被夹紧的一端直至线束被压成灯笼状;夹线组件用于夹取被压成灯笼型线束中线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线束夹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手机的需求日益增加,手机线束的加工较为困难的问题也同时成为了手机生产上待解决的难题。由于手机线束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线束中的地线挑出,与其他线束结合,所以生产工厂常常雇佣大量工人进行人工挑线,但是人工挑线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还会增加生产成本,并且手机线束由多根不同的线丝扭转到一起,即使人工挑线,也十分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线束夹取装置,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一种线束夹取装置,包括扭压线束基座、设置在所述扭压线束基座上的扭压线束模块和限位模块、夹线基座、夹线基座转接板、通过夹线基座转接板安装在夹线基座上的夹线组件;所述限位模块用于夹紧线束的一端使其保持不动;所述扭压线束模块包括安装在所述扭压线束基座上的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滑动连接的扭线组件,所述扭线组件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的带动下将所述线束的另一端压向被夹紧的一端直至所述线束被压成灯笼状;所述夹线组件用于夹取被压成灯笼型线束中的线丝。
优选的,所述夹线组件包括线夹、倾斜设置并用于驱动所述线夹夹取线丝的动力平台、驱动所述动力平台移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与所述动力平台滑动连接的驱动件安装板、与所述动力平台竖直连接并驱动所述动力平台在所述驱动件安装板上滑动的第一直线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夹线基座转接板上与所述驱动件安装板抵接并与所述动力平台同向倾斜设置的第二直线驱动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动力平台沿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动力平台沿倾斜方向做直线运动。
优选的,所述扭线组件包括转台、分别安装在所述转台两端的第一夹爪组件和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爪组件扭转线束;所述扭线组件还包括第二夹爪组件,所述第二夹爪组件包括上夹块、下夹块、驱动所述上夹块和所述下夹块闭合夹紧所述线束的第二动力组件。
优选的,所述限位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扭压线束基座上的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传动机构上并被所述传动机构带动开合的第三夹爪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三夹爪组件包括左夹爪和右夹爪;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动力源、固定块、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竖直滑块、竖直滑轨、第三传动杆和第四传动杆;其中,从所述固定块下部延伸有动力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动力杆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传动杆和所述第四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传动杆和所述第四传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竖直滑块铰接,所述竖直滑块在所述竖直滑轨上滑动并与所述动力源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平台为驱动所述线夹开合的气动手指;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包括与所述气动手指连接的第一转接板、与所述第一转接板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转接板竖直运动的第一直线气缸。
优选的,所述线夹包括左夹片和右夹片,所述左夹片和所述右夹片分别包括安装在所述动力平台上的夹片根部和用于夹取线束的夹片尖端,所述动力平台用于驱动所述左夹片与所述右夹片的开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扭线组件上的基座滑块、与所述基座滑块滑动连接的滑块轨道、驱动所述基座滑块在所述滑块轨道上直线往返的第一滑动组件气缸;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为直线型气动手指,所述直线型气动手指包括两根用于驱动所述左夹块和所述右夹块开闭的手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54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