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自循环渗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98413.0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4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程瑞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11/24;E03B3/02;E03F3/04;E03F5/10;E03F5/14;E03F5/2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倩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循环 结构 | ||
1.一种海绵城市自循环渗蓄结构,包括道路(1)、路基(2)、两个蓄水结构(3)和两个灌溉区域(4),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2)设置于道路(1)的下方,两个所述蓄水结构(3)分别设置于路基(2)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且位于道路(1)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灌溉区域(4)分别位于道路(1)的两侧且位于蓄水结构(3)的外部;
所述道路(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渗水孔(5),所述道路(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第一筛网(6),所述道路(1)的左右两侧壁的中部均开设有安装槽(7),每个所述安装槽(7)内均卡接有第二筛网(8),所述道路(1)的下表面开设有网格水道(9),多个所述渗水孔(5)均连通至网格水路(9)内,所述道路(1)的下表面固定于路基(2)的上表面中部上;
所述道路(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墙体(10),两个所述墙体(10)分别固定在路基(2)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墙体(10)靠近道路(1)的一面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的高度为墙体(10)高度的一半,四个所述挡板(11)分别固定于道路(1)的左右侧壁的前后两端上,所述道路(1)一侧的墙体(10)和两个挡板(11)与道路(1)一侧的侧壁之间形成一个蓄水池(12),所述道路(1)另一侧的墙体(10)和另外两个挡板(11)与道路(1)另一侧的侧壁之间形成另一个蓄水池(12),所述道路(1)的左右两侧且位于蓄水池(12)的上方开设有排水道(13),所述蓄水结构(3)内设置有抽水管(14),所述抽水管(14)固定在墙体(10)靠近道路(1)的一面上,所述抽水管(14)的一端延伸至蓄水池(12)的内部并与蓄水池(12)的内底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抽水管(14)的另一端延伸至墙体(10)的上方,所述抽水管(14)的另一端安装有喷水头(15),所述喷水头(15)朝向对应墙体(10)外部的灌溉区域(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自循环渗蓄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渗水孔(5)阵列分布在道路(1)的上表面,多个所述渗水孔(5)的内径均为由上至下增大的喇叭状通孔,多个所述渗水孔(5)与两个第一筛网(6)之间均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自循环渗蓄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筛网(6)和两个第二筛网(8)的长度均相等,且均由道路(1)的正面开设至道路(1)的背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自循环渗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水道(9)与道路(1)两侧的蓄水池(12)分别相互连通,形成内部水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自循环渗蓄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挡板(11)远离对应墙体(10)的一面均整体贴合于道路(1)的侧壁上,四个所述挡板(11)与安装槽(7)之间均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自循环渗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14)有多个,多个所述抽水管(14)分为两组等间距的分布在两个墙体(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自循环渗蓄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抽水管(14)位于蓄水池(12)内的一端上均安装有抽水泵,每个所述抽水泵上均安装有信号接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万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984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射性废弃物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裁切轻质板材用自动送料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