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网目辊加工的工位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59829.1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7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保;林光升;黄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鹏宝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2 | 分类号: | B23Q7/02;B24B41/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网目 加工 转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目辊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网目辊加工的工位转换装置,包括底座和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安装有呈环形分布的定位机构,所述转盘的底部安装有转轴,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转轴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空腔内,且与底座的顶部以及空腔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空腔底面的另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转轴和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第二齿轮、第一齿轮、转轴和转盘转动,实现工位的自动转换,结合控制器控制电机进行定时启动,实现工位的定时切换,为实际加工带来便利,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目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网目辊加工的工位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网目辊又称网纹辊,在网纹辊的表面均匀分布着许多形状一致的微小凹孔,一般我们称之为着墨孔,在印刷中起着储墨、匀墨和定量传墨的作用。着墨孔一般是沿着与轴线成45°方向雕刻的,着墨孔之间的隔墙称为“网墙”,网墙的面积跟着墨孔的形状有关。
在网目辊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网目辊的轴端进行精细加工,例如打磨、抛光和刻画等,而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加工工位的转换较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网目辊加工的工位转换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网目辊加工的工位转换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网目辊加工的工位转换装置,包括底座和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安装有呈环形分布的定位机构,所述转盘的底部安装有转轴,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转轴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空腔内,且与底座的顶部以及空腔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空腔底面的另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转轴和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的顶部安装有位于定位槽外围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推送端朝向定位槽的中心且安装有夹板。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呈环形对称分布在定位槽的外围。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底面安装有凸起,待加工的网目辊轴端套在凸起上且被四个夹板夹紧。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为不完全齿轮,且齿圈部分占据外周总长的四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正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控制器,且与空腔内的电机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网目辊加工的工位转换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机构的设计,便于网目辊轴端的放置和定位,以便后续加工,通过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继而带动第一齿轮和转轴转动,使得转盘转动,实现工位的自动转换,通过第二齿轮的不完全齿圈设计,使得第二齿轮能够带动第一齿轮做间歇式转动,再结合控制器控制电机进行定时启动,实现工位的定时切换,为实际加工带来便利,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转盘;3、定位机构;31、定位块;32、定位槽;33、电动推杆;4、转轴;5、空腔;6、电机;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鹏宝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鹏宝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9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剂生产用药液混合设备
- 下一篇:胶条制品安装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