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可串并联切换的储能装置的交直流配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47613.3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2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知;赵海波;胡恩德;齐慧文;李琦;宋晓俊;邢亚虹;申泽渊;段惠;许振波;张翔宇;赵国鹏;刘文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02 | 分类号: | H02J3/02;H02J3/32;H02J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琳丽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并联 切换 装置 直流 配电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可串并联切换的储能装置的交直流配电装置。该装置包括:储能装置和总切换开关;总切换开关的第一静触头与第一DC/DC变流器的低压直流端连接,总切换开关的第二静触头与第一DC/DC变流器的高压直流端连接;总切换开关的动触头的固定端与储能装置连接,总切换开关的动触头的活动端与总切换开关的第一静触头或总切换开关的第二静触头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使储能平稳的在交直流混合配电装置的直流高低压侧进行切换,能够提高供电可靠性,使得交直流配电装置更好地与负荷和电网相配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直流配电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可串并联切换的储能装置的交直流配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未来配电网中,实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它可以减少交流和直流的转换过程,从而提高效率和降低投资成本。相比传统配电网,交直流配电网具有友好接入新能源、适应多元负荷需求、控制便捷、电能质量高、传输能力强的显著优势。
传统的电力储能技术主要以电化学储能以及蓄水储能为核心,多种新型的电力储能技术随着对储能行业的高度重视和技术快速革新以及制造工艺的持续推进也已经被实际工程中广泛运用,并且在电力系统多个工序中挥发着较为主要的作用。
高压配电网中的电力储能技术,通过大程度上的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达到用电较多阶段负荷需求的备用容量目的,这种方式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投资较高。电力储能系统在高压配电网中一般用在削峰填谷。一旦将电力储能装置在高压配电网中,则能够有效降低所需系统的备用容量,从而节约了电力设备的投入资金。电力储能系统用在低压配电网中,主要是用在电量使用者领域中。因此电力储能系统是电力系统实行需求侧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可以用在提升电能质量以及供电可靠度层面上,也可以将其用作紧急电源,比如微网中的电池系统。
交直流混合配电装置是由AC/DC、DC/DC变流器连接组成,具有分配电能的效果,还能对电网的潮流进行控制。附加储能的交直流混合配电装置具有提高供电可靠性、负荷友好的好处,但一般情况下储能只在一个电压等级处安装,无法对实际情况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可串并联切换的储能装置的交直流配电装置,能够使储能平稳的在交直流混合配电装置的直流高低压侧进行切换,提高供电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交直流配电装置,包括:
储能装置和总切换开关;
所述总切换开关的第一静触头与第一DC/DC变流器的低压直流端连接,所述总切换开关的第二静触头与所述第一DC/DC变流器的高压直流端连接;所述总切换开关的动触头的固定端与所述储能装置连接,所述总切换开关的动触头的活动端与所述总切换开关的第一静触头或所述总切换开关的第二静触头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
AC/DC变流器和DC/AC变流器;
所述AC/DC变流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DC/AC变流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DC/DC变流器的高压直流端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
滤波电容;
所述滤波电容并联在所述AC/DC变流器的输出端上。
可选的,所述储能装置,具体包括:
多个储能单元和多个串并联切换单元;
相邻两个所述储能单元通过所述串并联切换单元连接;所述串并联切换单元用于实现多个所述储能单元的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多个所述储能单元串联时,所述总切换开关的动触头的活动端与所述总切换开关的第二静触头连接;多个所述储能单元并联时,所述总切换开关的动触头的活动端与所述总切换开关的第一静触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7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