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燃油火车的双通道尾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37946.8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6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劲舒;陈迪;张龙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隆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3/08 |
代理公司: | 无锡知之火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8 | 代理人: | 袁粉兰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燃油 火车 双通道 尾气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火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燃油火车的双通道尾气处理系统,第一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和第二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均包括上下开口的筒体和中间隔板;中间隔板将筒体的内腔隔离为上下腔室;第一尾气处理器和第二尾气处理器并排设置于第一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和第二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之间;第一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的下腔室与第一尾气处理器入口连通,第二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的上腔室与第一尾气处理器出口连通,第二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的下腔室与第二尾气处理器入口连通,第一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的上腔室与第二尾气处理器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在有限空间内加装两尾气处理器可减少燃油火车尾气排放对周边空气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火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燃油火车的双通道尾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油火车通常采用双排气口的大排量发动机,例如V16发动机。大排量发动机的两个排气口分别通过竖直设置的排气通道将尾气通过燃油火车顶部的两个烟囱直接排放至大气中。由于燃油火车的尾气排量较大,尾气中污染物浓度较高,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亟需对传统的燃油火车的尾气排放结构进行改装,从而减少燃油火车尾气排放对周边空气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传统的燃油火车通常采用双排气口的大排量发动机,例如V16发动机。大排量发动机的两个排气口分别通过竖直设置的排气通道将尾气通过燃油火车顶部的两个烟囱直接排放至大气中。由于燃油火车的尾气排量较大,尾气中污染物浓度较高,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亟需对传统的燃油火车的尾气排放结构进行改装,从而减少燃油火车尾气排放对周边空气的污染。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燃油火车的双通道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第二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第一尾气处理器和第二尾气处理器;所述第一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和所述第二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均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上下开口的筒体和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将所述筒体的内腔隔离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与所述筒体的上开口连通,所述下腔室与所述筒体的下开口连通;所述第一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和所述第二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尾气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尾气处理器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和所述第二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之间;所述第一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的所述下腔室与所述第一尾气处理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的所述上腔室与所述第一尾气处理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的所述下腔室与所述第二尾气处理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的所述上腔室与所述第二尾气处理器的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下开口上设置有导流气罩。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隔板呈倾斜设置,将所述中间隔板的倾斜角度与尾气气流流向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尾气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尾气处理器均包括主通路和第一旁路,且所述主通路和所述第一旁路并联设置;其中,所述主通路内先后设置有若干尾气净化单元;所述第一旁路内设置有柴油颗粒物过滤器;所述主通路的入口端设置有主通路阀门;所述第一旁路的入口端设置有第一旁路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尾气净化单元包括沿尾气处理方向依次设置的DOC单元和颗粒物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颗粒物处理器为POC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的所述上腔室与所述下腔室通过第二旁路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旁路上设置有第二旁路阀门;所述第二集成式尾气出入通道的所述上腔室与所述下腔室通过第二旁路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旁路上设置有第二旁路阀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旁路位于两个所述主通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隆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隆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7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型腔划痕修复用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用检测维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