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水效果的电子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15640.2 | 申请日: | 202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6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钟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金洋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杨艳霞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水 效果 电子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水效果的电子连接器,第一连接座的端部开设嵌套槽,且嵌套槽底部开设插接槽,第二连接座的端部开设有与嵌套槽嵌套吻合的嵌套座,且嵌套座上固接有与插接槽嵌套吻合的插接片;嵌套座的外缘设置为橡胶层,嵌套槽的内侧壁配套安装有多组挤压机构;挤压机构包括:开设在嵌套槽中的安装腔,配套安装在安装腔中的C型杆,与C型杆相连的复位弹簧;嵌套槽的底壁上开设第一通孔,侧壁上开设第二通孔;C型杆的中段铰接在安装腔中,且C型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中。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避免外界水分进入电性连接位置,有效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防水效果的电子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对电子设备用线缆进行连接时,往往要利用连接器对两条线缆进行电连接。由于生产和生活的要求,当今社会诸多电子设备往往安装在室外,由于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相比较为恶劣,而传统的连接器防水结构设计简单,或根本没有考虑防水问题,导致设置在室外的连接器容易进水导致短路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水效果的电子连接器,能够有效避免外界水分进入电性连接位置,有效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水效果的电子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
所述第一连接座的端部开设有嵌套槽,且嵌套槽底部开设有多组插接槽,各组所述插接槽均电性连接有线缆,所述第二连接座的端部开设有与嵌套槽嵌套吻合的嵌套座,且嵌套座上固接有多组与所述插接槽嵌套吻合的插接片,各组所述插接片均电性连接有线缆;
所述嵌套座的外缘设置为橡胶层,所述嵌套槽的内侧壁配套安装有多组挤压机构,且当嵌套座嵌套插接在嵌套槽中时挤压机构弹出并挤压橡胶层,以使橡胶层与嵌套槽紧密接触以起到防水作用;
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开设在嵌套槽中的安装腔,配套安装在安装腔中的C型杆,配套安装在安装腔中的扭簧;所述嵌套槽的底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嵌套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C型杆的中段铰接在所述安装腔中,且C型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中,所述扭簧配套安装在C型杆中段铰接位置处,在自然状态下受扭簧作用,C型杆的一端由第一通孔通至嵌套槽,C型杆的另一端由第二通孔收回至安装腔中。
所述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的外缘相对位置处均固接有固定座,且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通过旋接在对应固定座中的固定螺栓进行固定。
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外缘设置有呈闭合设置的防水槽,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外缘设置有呈闭合设置的防水圈,当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嵌套插接后,防水圈通入防水槽中并受防水槽挤压充满防水槽,以实现密封防水。
各组所述C型杆位于第二通孔的一端均固接有挤压杆,且挤压杆与所述C型杆垂直布置,当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嵌套插接后,各组挤压杆受对应C型杆带动对所述橡胶层进行挤压。
当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嵌套插接后,各组挤压杆首尾彼此相接构成闭合的挤压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防水圈、防水槽组合而成的第一层防水结构能够对外部水分进行初次阻挡,而嵌套座通入嵌套槽中后,C型杆由第一通孔通出的部分受嵌套座挤压收回至安装腔中,并驱动C型杆的另一端由第二通孔通出,对嵌套座外围的橡胶层挤压,以使挤压位置处的橡胶层向两侧运动,进而与加压位置上下两侧的嵌套槽内壁紧密接触,作为第二层防水结构对水分进行二次阻挡。能够有效避免外界水分进入两组连接座连接位置处,避免对插接片、插接槽造成短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细节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金洋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金洋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156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