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灌浆套筒分体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77821.0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9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吕登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芬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B22D29/04;E04C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汇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4 | 代理人: | 朱明福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浆 套筒 分体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灌浆套筒分体模具,包括分体模具,所述分体模具的侧壁设有模具槽,所述分体模具的侧壁设有装置槽,所述装置槽的内壁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滑槽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蜗杆配合的蜗轮,所述往复丝杠的侧壁螺纹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模具槽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移动板上下移动,能够加工不同长度的全灌浆套筒,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无需换不同的分体模具,节约了经济成本,还能够将加工好的全灌浆套筒从模具槽内推出,便于工作人员取出全灌浆套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浆套筒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灌浆套筒分体模具。
背景技术
灌浆套筒是由专门加工的套筒、配套灌浆料和钢筋组装的组合体,灌浆套筒连接技术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结构等工程领域,现有的灌浆套筒制作工艺普遍采用的是球磨铸铁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通常全灌浆套筒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一种全灌浆套筒分体模具进行加工。
由于现有的全灌浆套筒分体模具的模具槽所加工的全灌浆套筒长度不变,只能够加工同一种批次的全灌浆套筒,当需要加工不同长度的全灌浆套筒时,必须换不同的分体模具,这样的方式不能够节约经济成本,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全灌浆套筒分体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灌浆套筒分体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灌浆套筒分体模具,包括分体模具,所述分体模具的侧壁设有模具槽,所述分体模具的侧壁设有装置槽,所述装置槽的内壁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滑槽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蜗杆配合的蜗轮,所述往复丝杠的侧壁螺纹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模具槽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延伸至模具槽内,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装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均贯穿控制板的侧壁,所述控制板的侧壁通过多个弹簧弹性连接在装置槽的内顶部。
优选地,所述蜗杆延伸至滑槽外,所述蜗杆贯穿两个滑杆的侧壁。
优选地,所述蜗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手柄。
优选地,所述控制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刻度针,所述装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刻度板。
本实用新型中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蜗杆,进而带动了蜗轮转动,进而带动了往复丝杠转动,进而带动了控制板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了移动板上下移动,通过使移动板上下移动,能够加工不同长度的全灌浆套筒,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无需换不同的分体模具,节约了经济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蜗杆,进而带动了蜗轮转动,进而带动了往复丝杠转动,进而带动了控制板上移,进而带动了移动板上移,进而带动了模具槽内的全灌浆套筒上移,能够将加工好的全灌浆套筒从模具槽内推出,便于工作人员取出全灌浆套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灌浆套筒分体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灌浆套筒分体模具的侧视图。
图中:1分体模具、2模具槽、3移动板、4连接杆、5控制板、6往复丝杠、7滑杆、8蜗轮、9蜗杆、10滑槽、11装置槽、12刻度板、13刻度针、14转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芬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汉芬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778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连接用全灌浆套筒
- 下一篇:一种移动线束放置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