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组肠激酶生产用供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58670.4 | 申请日: | 2021-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7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懿;刘霆;李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英普博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34;C12M1/04;C12M1/02;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杜梦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组 肠激酶 生产 供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组肠激酶生产用供氧装置,包括供氧箱、储存仓、进气仓、供氧机构,供氧箱的内部开设有储存仓,供氧箱的底部开设有进气仓,储存仓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储存仓门,进气仓的顶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进气仓网门,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实用性强,通过供氧机构便于更高效率的对设备进行供氧换气,给重组肠激酶的培养提供更好的环境,通过进气滤网以及出气滤网,便于进好的对含氧气流进行过滤,防止灰尘进入至设备内部,通过电热丝和反光槽便于充分对热能进行反射,从而使设备内部温度可以均匀升高,解决了现有的设备供氧效率低、且设备内温度不宜控制、无法阻隔灰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重组肠激酶生产用供氧装置,属于供氧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肠激酶(Enterokinase,light chain)是一种高度专一性识别Asp-Asp-Asp-Asp-Lys 序列的蛋白酶,在Lys的C端水解多肽。它可以将胰蛋白酶原转变为胰酶,也可以将带有这个识别序列的融合蛋白切开。由于肠激酶具有高度专一性,水解效率高的特点,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因工程产品的开发,其应用之一是作为工具蛋白酶用于重组融合蛋白质的特异性断裂,尤其适用于生物工程制药业及基因工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对于重组肠激酶培养实验时,需要将肠激酶培养皿通过实验室的供氧装置进行培养,但是现有的重组肠激酶生产用供氧装置仍存在供氧效率低、设备内温度不宜控制、无法阻隔灰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重组肠激酶生产用供氧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重组肠激酶生产用供氧装置,包括供氧箱、储存仓、进气仓、供氧机构,所述供氧箱的内部开设有储存仓,所述供氧箱的底部开设有进气仓,所述储存仓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储存仓门,所述进气仓的顶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进气仓网门,所述储存仓门的中部设有观察窗,所述储存仓的内部等距滑动连接有存放板,所述存放板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金属网,所述储存仓的一侧等距设有反光槽,所述反光槽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电热丝,所述进气仓的内部设有供氧机构,所述储存仓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储存仓的顶部且远离温湿度传感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氧气传感器,所述供氧箱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供氧机构包括气泵、输入管、进气盒、进气滤网、第一电磁阀、第一输出管、底座、氧气罐、连接管、第二电磁阀、第二输出管、出气口,所述进气仓的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远离气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盒,所述进气盒的进风口固定连接有进气滤网,所述输入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出管,所述进气仓的底部且远离气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氧气罐,所述氧气罐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氧气罐的一端与第一输出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安装连接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输出管远离气泵的一端延伸至供氧箱的背侧且等距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出管,所述储存仓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二输出管远离第一输出管的一端与出气口固定连接,且所述出气口通过第二输出管与第一输出管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气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气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光槽的内壁为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储存仓的外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供氧箱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热丝、温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气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英普博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英普博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586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稳定头颅功能的瞳孔动态变化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鱼盘的冲压成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