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石墨密封结构的油封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41817.9 | 申请日: | 2021-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7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于志成;赵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坤正密封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15/30 | 分类号: | F16J15/30;F16J15/324;F16J15/3232;F16J15/3252 |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苏亮 |
| 地址: | 266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石墨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石墨密封结构的油封,包括油封主体,所述油封主体由金属骨架、配合部、防尘唇以及紧箍弹簧组成,所述配合部设置于金属骨架外侧,所述防尘唇设置于配合部的下端上,所述紧箍弹簧设置于防尘唇内,所述防尘唇的一端设置有石墨密封结构,所述金属骨架内设置有导热降温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油封技术领域,对现有的油封主体进行改进,在防尘唇的下端设置有石墨密封结构,通过石墨密封结构进一步的提高防尘密封性能,同时在金属骨架内设置导热降温结构,可以对油封位置的油液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导出,从而提高油封主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油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石墨密封结构的油封。
背景技术
油封是一般密封件的习惯称谓,简单地说就是润滑油的密封,它是用来封油脂(油是传动系统中最常见的液体物质,也泛指一般的液体物质之意)的机械元件,它将传动部件中需要润滑的部件与出力部件隔离,不至于让润滑油渗漏,静密封和动密封(一般往复运动)用密封件叫油封。
油封常用于各种机械的轴承处,特别是滚动轴承部位,其功能在于把油腔和外界隔离,对内封油,防止机械内部油、水或化学药液的泄漏;对外封尘,防止外部的尘埃及砂土侵入而损坏机械元件,现有技术中,油封的防尘唇是没有与弹簧连接的副唇,虽然可以起防止尘埃侵入的作用,但是对于作业环境比较恶劣情况还是无法实现有效的防尘作用,同时油封散热能力不佳而引起油封内温度升高,导致油封损坏,出现漏油现象,影响油封使用寿命,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石墨密封结构的油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封的防尘唇是没有与弹簧连接的副唇,虽然可以起防止尘埃侵入的作用,但是对于作业环境比较恶劣情况还是无法实现有效的防尘作用,同时油封散热能力不佳而引起油封内温度升高,导致油封损坏,出现漏油现象,影响油封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石墨密封结构的油封,包括油封主体,所述油封主体由金属骨架、配合部、防尘唇以及紧箍弹簧组成,所述配合部设置于金属骨架外侧,所述防尘唇设置于配合部的下端上,所述紧箍弹簧设置于防尘唇内,所述防尘唇的一端设置有石墨密封结构,所述金属骨架内设置有导热降温结构;
所述石墨密封结构包括:弹性环座以及O型石墨橡胶圈,所述弹性环座设置于防尘唇的内侧壁面上,所述O型石墨橡胶圈固定嵌装于弹性环座内;
所述导热降温结构包括:导热连通组件、接触式换热组件以及螺栓密封件,所述导热连通组件嵌装于金属骨架内,所述导热连通组件的一端伸出到配合部外侧,所述接触式换热组件设置于导热连通组件的内侧壁面上、且一端伸入到油封主体内侧,所述螺栓密封件设置于配合部上、且与导热连通组件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导热连通组件包括:环形导热管以及注液管,所述金属骨架内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导热管内置于环形槽内,所述注液管的一端与环形导热管相连通、另一端贯穿于所述配合部。
优选的,所述接触式换热组件包括:若干连接座以及若干换热筒,若干所述连接座分别设置于环形导热管的内侧壁面上、且与环形导热管相连通,若干所述换热筒的一端与若干连接座相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油封主体的内部空间内,所述换热筒的外露端为封闭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栓密封件包括:螺纹座、密封螺栓以及橡胶垫,所述螺纹座固定嵌装于注液管的上端开口位置内,所述密封螺栓螺旋伸入到螺纹座内,所述橡胶垫设置于螺纹座与密封螺栓之间。
优选的,所述换热筒的外露端为半球型板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配合部在密封螺栓的位置上开设有沉头孔。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坤正密封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坤正密封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418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