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10593.5 | 申请日: | 2021-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28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仝泽彬;范丽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 |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47 | 代理人: | 胡芳均 |
| 地址: | 20044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变色 眩目 后视镜 结构 | ||
1.一种多级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结构,包括后视镜、用于采集光线强弱信号的前传感器(4)和后传感器(5)、能根据前传感器(4)和后传感器(5)输入的光线强弱信号选择是否向后视镜输入电压的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与前传感器(4)以及后传感器(5)相连接,所述控制器(6)通过线路与后视镜、电源(7)构成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7)经能输出设定大小电压值的稳压器与后视镜相连接,在所述控制器(6)上设置有PWM控制端,所述PWM控制端通过变压模块与后视镜相连接,所述变压模块根据PWM控制端的输入信号改变稳压器向后视镜的输出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包括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1),所述控制器(6)上设置有两个PWM控制端,第一PWM控制端(61)经第一变压模块与内后视镜(1)相连接,第二PWM控制端(62)经第二变压模块与外后视镜相连接,所述控制器(6)通过第一变压模块和第二变压模块同步改变向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1)的输出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结构,其特征在于:与内后视镜(1)相连接的稳压器为输出1.2V电压的第一可调输出线性稳压器(71),与外后视镜相连接的稳压器为输出1.25V电压的第二可调输出线性稳压器(7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变压模块与第一可调输出线性稳压器(71)组成的输出电压为0.5~1.2V的第一支路,第二变压模块与第二可调输出线性稳压器(72)组成的输出电压为0.5~1.25V的第二支路。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所述的多级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后视镜由左外后视镜(2)和右外后视镜(3)组成,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左外后视镜(2)和右外后视镜(3)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多级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模块为N沟道场效应管,当所述后视镜包括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1)时,所述控制器(6)上设置有两个PWM控制端,第一PWM控制端(61)经第一N沟道场效应管(81)与内后视镜(1)相连接,第二PWM控制端(62)经第二N沟道场效应管(82)与外后视镜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多级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是微处理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级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芯片是包括至少两个高精度模拟信号采集输入端口的芯片,两个高精度模拟信号采集输入端口分别与前传感器(4)和后传感器(5)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多级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通过线路与倒车切换开关(9)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级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切换开关(9)上串联有能隔离倒车输入信号与光线强弱信号的三极管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爱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05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调味品架
- 下一篇:一种可调高度便于展示的服装设计用陈列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