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具有解磷功能的根瘤内生菌S43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679823.8 申请日: 2021-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4426937A 公开(公告)日: 2022-05-03
发明(设计)人: 陆星;赵谦;田江;梁翠月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05F11/08;C05G3/00;C12R1/38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孙凤侠
地址: 510642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功能 根瘤 内生菌 s43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一株具有解磷功能的根瘤内生菌S43及其应用。本发明分离获得一株根瘤内生菌韩国假单胞菌S43菌株,该菌株于2021年12月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100。本发明研究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解磷能力,在发酵后其上清液中的可溶磷含量达400μg/ml,并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可溶磷含量还在增加;菌株S43还具泌氢能力,能使培养基pH值由7.0下降至4.13,有助于将难溶磷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可溶磷,促进作物的吸收利用。本发明为土壤溶磷的微生物菌株提供新的降解菌选择,扩充了解磷菌的菌种资源库,有利于植物对磷的吸收利用及改善土壤肥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株具有解磷功能的根瘤内生菌S43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在植物中的含量仅次于氮和钾。在农业生产上的种植过程中,由于磷在土壤中易与铁、铝、钙等元素形成难溶磷酸盐,导致植物难以直接利用吸收。缺乏磷元素的植株矮小,整体发育迟缓甚至停滞,为了达到生产要求,绝大部分的农田都要施用磷肥,而施用磷肥的利用率低,进而加剧了磷资源的消耗,并且长期的磷积累导致土壤中营养元素失衡,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土壤磷资源,改善土壤有效磷缺乏的问题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仍旧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化学肥料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是实现减肥增效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目前施用的生产应用的微生物菌剂大多由数种促生菌组成,解磷菌是其中常见的一类,解磷菌又称溶磷菌,是指土壤中具有能将植物难以吸收利用的磷转化为可吸收利用的形态这种能力的微生物,是能够依靠自身代谢产物或者与其他生物协同分解土壤中的难溶磷,为作物提供养分。这些微生物肥料大多来源于土壤及植物内生菌,具有解磷作用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也比较复杂。现有报道具有解磷作用的微生物解磷细菌类有芽孢杆菌(Bacillus)、沙门氏菌(Salmonella)、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根瘤菌(Bradyrhizobium)、欧文氏菌(Erwinia)、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沙雷氏菌(Serratia)等;解磷菌的种类分布非常广,并不集中于某一种或某几种,虽然目前已经分离出不同的解磷菌菌株,但是还是需要不断地研究和筛选出更多的能够降解磷的高效菌株应用于植物吸收利用以及改善土壤肥力,将难溶磷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对提高土壤磷素的有效性,改善土壤肥力具有重大意义。如中国专利CN112322535A公开了一种解磷假单胞菌及其应用,分离出一株新的能够高效地溶解难溶态的磷酸钙的菌种:解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hosphatilytica)PD171;而大多数的解磷菌都分离自土壤中,对植物内生菌的研究相对缺乏,筛选得到的植物内生解磷菌菌株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为了扩充解磷菌的菌种资源库,研究出新的植物内生菌应用于植物吸收利用以及土壤肥力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株具有解磷功能的根瘤内生菌S43及其应用,丰富解磷菌的菌种资源库,有利于植物对磷的吸收利用及改善土壤肥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具有解磷功能的根瘤内生菌韩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oreensis)S43菌株。

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所述韩国假单胞菌S43菌株的应用。

本发明第三个目的是一种解磷微生物制剂。

本发明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壤解磷的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株具有解磷功能的根瘤内生菌韩国假单胞菌(Pseudomonaskoreensis)S43菌株,该菌株于2021年12月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菌种保藏号为GDMCC No:62100,所述菌株的16S r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98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