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安全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6767.2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0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董新生;朱卫东;白鸥;宋枭楠;屈志娟;胡晓锐;龙羿;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G08B19/00;G08B7/06;G08B25/00;H04N7/18;H04N5/781;H04L67/12;H04W4/38 |
代理公司: | 苏州汇诚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23 | 代理人: | 柯兴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站 安全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安全监控系统,包括:安全管控云平台,与安全控制网关通过无线连接,接入辖区内所有充电站的数据,用于对充电桩的安全信息进行集中监控;安全控制网关,与硬盘录像机连接,接收视频数据;与安全监测模块通过无线通信连接,接收数据信息,将控制命令下发到安全监测模块;与安全管控云平台通过无线连接,将告警信息发送到安全管控云平台;将控制指令下发到声光报警装置。本发明通过安全控制网关内部采用的安全识别控制程序实现对异常情况的自动识别,避免人工监控的低效、实时性差等问题;将识别结果站内联动,提高了故障处置的效率,有效降低事故损失;设置有气溶胶灭火装置实现主动灭火,实现早期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安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规划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了电动汽车,电动车是目前流行最广、节能环保的绿色出行交通工具。电动汽车一般选择充电站进行充电,充电站的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充电站中电气设备众多,站点车流量大,无论是否是在充电过程中,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如何对一片区域的充电站安全进行实时监控和实时消防措施,成为了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充电站实时安全监控难和实时消防措施难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安全监控系统。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安全监控系统,包括:
安全管控云平台:与安全控制网关通过无线连接,接入辖区内所有充电站的数据,用于对充电桩的安全信息进行集中监控,并通过手机APP将安全控制网关发出的告警信息同步给运维人员;
安全控制网关:与硬盘录像机通过以太网口连接,用于接收视频数据;与安全监测模块通过LORA无线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安全监测模块上传的数据信息,将控制命令下发到安全监测模块;与安全管控云平台通过4G无线连接,将告警信息发送到安全管控云平台;与声光报警装置通过以太网口连接,用于将控制指令下发到声光报警装置。
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安全控制网关内部嵌入有安全识别控制程序对采集到的视频数据进行识别。
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安全监测模块安装在充电桩内部,分别与充电桩控制器和火情监控器通信连接;所述充电桩控制器还与充电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充电模块还分别与电源和充电枪连接。
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充电桩控制器将采集到的包括但不限于充电桩工作状态、告警信息和遥测数据通过安全监测模块实时上传到安全控制网关。
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火情监控器内置传感器,实时采集充电桩内的温度和一氧化碳气体浓度,智能判断内部火灾情况,将告警信息、采集的温度和气体浓度数据通过安全监测模块实时上传到安全控制网关。
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安全控制网关对采集充电桩内的温度和气体浓度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存储,对充电桩内部温度和气体浓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健康度评价,向安全管控云平台发出告警信息。
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火情监控器还与气溶胶灭火器连接,火情监控器判断出火情发生,启动气溶胶灭火器进行相应的处置动作。
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硬盘录像机与若干个视频摄像头通过以太网通信连接,所述视频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数据经过硬盘录像机和交换机通过以太网发送到安全控制网关。
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安全识别控制程序包括:
烟火识别单元:通过视频摄像头识别到烟火信息后,告警信息通过安全控制网关发送给声光报警装置,发出报警声音和灯光闪烁;将告警信息上送给所述安全管控云平台,通过安全监测模块下发停止充电命令给充电桩控制器,控制充电桩停止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未经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67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