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化制备聚醚胺的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3256.5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6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曾露;张小兵;谢坚韧;蒋卫和;陈柯;罗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阳昌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5/325 | 分类号: | C08G65/325;C08G65/26;B01J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吴啸寰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岳阳市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制备 聚醚胺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化制备聚醚胺的方法及装置,涉及聚醚胺制备技术领域,方法步骤如下:S1.将多相催化剂进行氢化活化,制得氢化活化后的多相催化剂,装入反应器中段;S2.将液氨经进料泵送入预热器进行预热后送入反应器,将氢气进行增压后分别从反应器的上、中、下部注入,将反应器升温;S3.将聚醚多元醇经进料泵送入预热器预热后进入升温后的反应器,进行临氢氨化还原反应,制得反应液和未反应的氢气;S4.未反应的氢气和反应液在气液分离罐进行气液分离,未反应的氢气增压后循环回用,反应液送入脱氨塔,制得脱氨后的反应液和未反应完的氨;S5.未反应完的氨经氨冷凝后继续回用,脱氨后的反应液进入脱水塔,制得氨水和所述的聚醚氨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醚胺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化制备聚醚胺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聚醚胺是一类主链为聚醚结构,末端活性官能团为氨基的化合物。由于特殊的结构在众多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聚醚胺的国际市场主要被亨斯曼和巴斯夫所垄断,国内主要以间隙法为,产品质量不稳定,其产能也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目前,合成聚醚胺方法有如下几种:1.直接氨化法:离去基团法国外公司多采用高压还原氨化法;2.离去基团法:美国杜邦公司的Simons提出将胺与含有离去基团的聚醚反应,可得到聚醚胺;3.氰烷基法:此类方法高压复杂,生产成本高。其中,直接氨化法是目前最为主流的方法,工艺流程短产品质量稳定比较环保的一种方法。
专利CN1546550公布了一种间隙釜式氨化法,以金属Ni、Al、Cr分别占质量75%、20%、5%的催化剂,聚醚多元醇在200-270℃进行临氢氨化反应制备脂肪族聚醚胺的方法,反应选择性和伯胺率均大于96%,但间隙法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高。
专利CN103524725公布了一种固定床连续反应制备聚醚胺的方法,反应压力1-20MPa,反应温度150-300℃,氨醇比1-15。降低了劳动强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聚醚胺的转化率只有92%,伯胺选择性率91-95%,产品质量不稳定。
专利CN104117333公布了一种4-6个反应器串联连续反应制备聚醚胺的生产装置,生产装置复杂,投资成本高。
专利CN104231256公布了一种固定床连续制备聚醚胺的方法,反应压力6-13MPa,反应温度190-240℃,氨与聚醚多元醇的羟基摩尔比比为1-30:1,氢气与聚醚多元醇的羟基摩尔比为3-20:1,聚醚氨的转化率≥99%,伯胺的选择性≥95%,氢氨循环利用但能耗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化制备聚醚胺的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装置解决了间隙法制备聚醚胺操作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不稳定,连续生产中,氨、氢不能回用以及反应生产的废水带来的环境污染等缺陷。
所述的连续化制备聚醚胺的方法采用连续化制备聚醚胺的装置,所述的连续化制备聚醚胺的装置包括预热器、反应器、气液分离罐、脱氨塔、脱水塔;所述的预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的反应器入口相连,所述的反应器的出口与所述的气液分离罐的入口相连,所述的气液分离罐的出口与所述的脱氨塔的入口相连,所述的脱氨塔的出口与所述的脱水塔的入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阳昌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岳阳昌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3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屏快速测试系统
- 下一篇: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