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结永磁铁氧体挤出成型一出二的设备与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66790.3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0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四维;王少华;刘文友;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美厚塑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2 | 分类号: | H01F41/02;H01F1/117;H01F1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吴成开;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结 永磁 铁氧体 挤出 成型 一出二 设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粘结永磁铁氧体挤出成型一出二的设备与工艺,设备包括有依次设置的挤出机、冷水机、充磁机、牵引机以及收卷机;挤出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一出二的挤出模,挤出模包括有模座和设置于模座内的模芯,模座为普通模具钢,模芯为硬质合金,模芯内设置有并排的两个挤出孔;冷水机内有能控制温度的循环水;通过采用特定的辅助制剂提高材料在粘流状态下的流动性,按专用的配方制得颗粒物料,再使用特定结构的挤出模,三个独立控制的充磁、牵引以及收卷系统,以实现一出二铁氧体磁条的生产,避免给螺杆料筒造成背压而烧坏电机,减缓螺杆料筒磨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从而给生产作业带来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结永磁铁氧体生产制造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粘结永磁铁氧体挤出成型一出二的设备与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粘结永磁铁氧体的挤出成型机(俗称磁条挤出机)在成型磁条时都是“一出一”,即一台机每次只挤出一条产品。形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1.粘结永磁铁氧体磁条在成型过程中,即使在粘流态时,因为材料特点导致的粘度很大,流动性很差,即使“一出一”也已经很不容易,也许因此原因,没有人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2.粘结永磁铁氧体行业小,用途有限,科研机构不重视,没有科研人员关注此行业。
3.“一出二”挤出成型后的后续设备配套很复杂:成型模具要“一出二”、牵引要“一出二”、充磁要“一出二”、收卷要“一出二”、系统化的难度很高。
粘结永磁铁氧体的挤出成型机(磁条挤出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意大利IOS公司引入中国,主要用于冰箱磁条的生产。三十多年来,磁条挤出机都是生产磁条的厂家在原IOS公司设备的基础上自主研发、自主改进、自主生产,一直没有形成这类设备的专业厂家。
冰箱磁条一般都是横截面2x8mm、3x9mm、4x8mm、3x10mm这样的产品,而磁条挤出机的螺杆一般都是Φ60mm的,做这一类产品比较合适,所以技术进步不大。
而随着磁条应用领域的拓展,更小型的产品的出现,就出现了“大马拉小车”的状况,导致设备的功耗大,产出低,螺杆料筒磨损大等问题。
传统的磁条挤出机一般只能生产横截面积≥15mm²且产品的厚度1.0mm的产品,而在市场开发过程中常常会有更小型的产品需求,如横截面8x1mm、6x1mm、Φ3mm等这样的小产品,如果仍然“一出一”,势必给螺杆料筒造成极大的背压,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能耗大,螺杆料筒易磨损,严重的造成烧坏电机等问题。
由于磁条挤出机的现状及困境,磁条挤出机现有技术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粘结永磁铁氧体挤出成型一出二的设备与工艺,其可避免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状况,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粘结永磁铁氧体挤出成型一出二的设备,包括有依次设置的挤出机、冷水机、充磁机、牵引机以及收卷机;挤出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一出二的挤出模,挤出模包括有模座和设置于模座内的模芯,模座为普通模具钢,模芯为硬质合金,模芯内设置有并排的两个挤出孔;冷水机内有能控制温度的循环水;充磁机包括有两个独立的充磁系统和两个充磁座;牵引机具有两套独立控制的牵引装置,两套独立控制的牵引装置安装于冷水机之上;收卷机具有两个独立控制的收卷装置,两个独立控制的收卷装置安装在设备的最尾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模座的内侧面设有进模流道,进模流道呈“W”形,两挤出孔均连通进模流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水机具有能够控制温度的循环水系统。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水机的水槽后端设置有两组牵引机的牵引轮,两组牵引轮由两套独立牵引系统控制,牵引系统分为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美厚塑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美厚塑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67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