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车辆避障换道轨迹规划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61902.6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4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耿国庆;成光帅;许辉;卞国胜;杨梁;章国栋;江乐生;苏春;江浩斌;李春;施桂强;王秋炅;张晨晨;花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60/00 | 分类号: | B60W60/00;B60W30/0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车辆 避障换道 轨迹 规划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智能车辆避障换道轨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多项式曲线求得广义换道轨迹,由广义换道轨迹得到参考侧向加速度关于时间的表达式,对参考侧向加速度求极值得到参考轨迹下最大侧向加速度ay_rmax,由当前路面状况结合侧向加速度相关标准定义阈值:
|ay_rmax|≤aymax=fμg,其中系数f1
其中,aymax为最大侧向加速度,系数f1,μ为路面附着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
根据最大侧向加速度阈值计算换道起始回正点;由换道起始回正点在横向上进行等距离迭代,采样得到N-1个换道回正点,带入到多项式曲线广义轨迹公式中得到可行轨迹簇;
S2,对可行轨迹簇中的N条换道轨迹进行预碰撞检测,筛选并剔除出不满足预碰撞检测条件的轨迹即可能发生碰撞的轨迹,得到无碰撞轨迹簇;
S3,在无碰撞轨迹簇的基础上建立关于舒适性指标、避障效率指标、侧滑指标这三个评价指标的代价函数;并采用模糊推理来确定舒适性指标、避障效率指标、侧滑指标这三个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搜索出最优的避障换道回正点XT_R,即规划出最终的避障换道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辆避障换道轨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所建立的代价函数表示为:
式中,wC、wE、wS分别为舒适性指标、避障效率指标、侧滑指标的权重值;JC为舒适性指标,JE为避障效率指标,JS为侧滑性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辆避障换道轨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模糊推理来确定舒适性指标、避障效率指标、侧滑指标这三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的方法为:
首先,采用预碰撞时间TTC倒数来表征危险程度,采用路面附着系数μ表征当前路面状况;将预碰撞时间倒数TTC-1、路面附着系数μ作为输入,wC、wE、wS作为输出;设计如下模糊规则:
规则1)if TTC-1is B and μ is B,then(wC is B)(wE is S)(wS is S)
规则2)if TTC-1is B and μ is S,then(wC is S)(wE is S)(wS is B)
规则3)if TTC-1is M and μ is B,then(wC is M)(wE is M)(wS is S)
规则4)if TTC-1is M and μ is S,then(wC is S)(wE is M)(wS is M)
规则5)if TTC-1is S and μ is B,then(wC is S)(wE is B)(wS is S)
规则6)if TTC-1is S and μ is S,then(wC is S)(wE is M)(wS is M)
其中,S为小,M为中,B为大。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辆避障换道轨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舒适性指标、避障效率指标、侧滑指标分别表示如下:
JE=T
式中:jy_r为期望侧向跃度;ay_r为期望侧向加速度;T为全程所需要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19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时清洁垃圾箱
- 下一篇:一种便于灵活拆卸的舞台展示幕布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