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挂具退锡铜剥除液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61726.6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1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3F1/18 | 分类号: | C23F1/18;C23F1/30;C25D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奕聪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挂具退锡铜 剥除 添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挂具退锡铜剥除液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在连续搅拌条件下,向纯水中加入环己胺、乙醇胺、氨基磺酸、尿素、丙二醇、聚乙二醇400、硫酸亚铁,最后用纯水定容,即得挂具退锡铜剥除液添加剂。本发明适用于硫酸/双氧水体系的挂具退锡铜剥除液,可有效防止双氧水分解,并能加速硫酸/双氧水体系的咬蚀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制电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挂具退锡铜剥除液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在印制电路板生产过程中,图像电镀工序是将基材进行电镀铜,然后在铜层上进行图形电镀锡或锡合金,之后将未被锡层保护的铜层蚀刻,而保留镀成图形的锡层或锡合金层及其覆盖的底铜。在镀铜和镀锡操作完成后,支撑镀件的挂具上也会沉积上镀层;挂具要反复使用,因此需将挂具上的镀层彻底退除。传统的退镀工艺中,通常采用高浓度的硝酸作为剥除液,或者过氧化氢和氟化物组合,也有以无机酸和硝基取代的芳香族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剥除液,其中,以硝酸型剥除液最为常见。硝酸型剥除液的优点是退除速率较快且干净彻底,也不需要其他条件的辅助,操作简单。但是硝酸具有强氧化,在退除铜、锡等金属时,会产生刺鼻气味及氮氧化物有毒黄烟,严重污染环境,对人体有极大的伤害,并且对设备及厂房也会产生极大的腐蚀,同时废水中也含有高浓度的氨氮,其后续废液的处理成本也十分高昂。含氟型剥除液在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的含氟气体,且由于氟化物容易攻击腐蚀线路板基材绝缘层的玻璃纤维成分,导致基材容易损坏,同时含氟型剥除液退镀后的废液处理困难。有机酸型剥除液不仅原料价格成本高,且废液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处理难度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硫酸-双氧水退镀体系得到广泛研究,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镀挂具退镀液及其退镀方法,该退镀液硫酸50-280mL,双氧水18-80mL,添加剂30-100mL,余量为水,但是,该退镀液的剥铜速率仅为4-8微米/分钟,并且退锡效果不佳。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型锡铜镀层退镀液及其退镀方法,但退镀前需酸洗和水洗,退镀后需水洗、烘干,而且需对现有硝酸型退镀工序的设备进行改造,成本很高。中国专利公开了退锡组合液及退锡方法,该发明采用双液型退锡,在退除金属锡或锡合金层时,退锡速度快,且退锡过程中无烟雾挥发产生,解决了退锡组合液在使用中对空气的污染问题。但双液型可能需对原有设备改造,增加一个退镀槽,成本增加,另外退锡B液中含有氯离子,会产生其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挂具退锡铜剥除液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挂具退锡铜剥除液添加剂适用于硫酸-双氧水体系,仅需添加一套加热设备(如果原有装置没有的情况)以应对冬天低温天气,就可以替代硝酸型退镀工艺,达到快速退除锡铜镀层的目的,同时剥挂液中不含硝酸、不含氟化物,有效地改善工作环境、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成本较低。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挂具退锡铜剥除液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连续搅拌条件下向水中加入环己胺、乙醇胺、氨基磺酸、尿素、丙二醇、聚乙二醇400、硫酸亚铁,最后用水定容,即得挂具退锡铜剥除液添加剂。
进一步地,每升挂具退锡铜剥除液添加剂中加入环己胺的质量为36~44g;每升挂具退锡铜剥除液添加剂中加入乙醇胺的质量为36~44g,环己胺和乙醇胺按大致1:1比例配合使用,能有效地抑制双氧水无效分解。
进一步地,每升挂具退锡铜剥除液添加剂中加入氨基磺酸的质量为120~140,氨基磺酸在此浓度范围内,能有效地促进金属溶解。
进一步地,每升挂具退锡铜剥除液添加剂中加入尿素的质量为45~55g,尿素在此浓度范围内,能有效地稳定二价锡离子,抑制锡酸盐的形成。
进一步地,每升挂具退锡铜剥除液添加剂中加入丙二醇的质量为65~75g,丙二醇在此浓度范围内,与聚乙二醇400协同作用,能产生良好的渗透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17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