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脆李裂果并提升果实品质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661547.2 申请日: 2021-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4375752A 公开(公告)日: 2022-04-22
发明(设计)人: 马晓丽;袁项成;向苹苇;刘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市万州区甘宁蚕种场)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13/02;A01C21/00;C05G3/60;C05G3/80;C05G5/20
代理公司: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代理人: 李华
地址: 400000 ***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止 裂果 提升 果实 品质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脆李裂果并提升果实品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于秋季土施基肥时,向脆李果树根部增施钙肥,所述钙肥的施加量为1.2‑1.5kg/株;S2:于脆李幼果期和膨大期分别向叶面喷施一次钙肥,两次钙肥的喷施量均为1.5‑1.8kg/株;S3:于5月中旬,对脆李果园实行地膜全覆盖,并于种植行之间进行开沟,开沟深度为1‑1.5米;S4:于果实成熟前一个月,在脆李果树上方搭置避雨棚,对树冠进行全避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法可将脆李果实的裂果率控制在6%以下,同时其果实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很好解决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防治裂果中的低要求以及在实现口感时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李树裂果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脆李裂果并提升果实品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裂果是果树栽培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是果实对内部生长与外界环境不协调做出的反应而使果实表面出现开裂的生理现象。影响果树果实裂果的因素有很多种,不同果树不同品种受裂果发生时间、裂果方式以及裂果特点等不同的影响,其裂果原因也各有不同,因此这给不同果树果实裂果的防治带来了困难。

李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 L.)植物,是温带地区重要的果树品种,在我国西南省份均有分布。然而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多雨,特别是重庆市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每年7~8月间,恰逢李成熟期,然而脆李对水分反应相当敏感,当果实达到或接近完全成熟而遇到暴雨时,因短时间大量吸水,果肉膨胀快而果皮膨胀慢造成果实开裂,这种多雨季节造成了脆李果实大量开裂,严重影响脆李果实的外观、品质和产量,降低果实商品价值,减弱其市场竞争力,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学者关于李裂果的防治进行了较多研究,如张国薇等研究了李裂果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主要分析了品种、水分、病虫害、矿质元素、内源激素这5个因素对李裂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导致李裂果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不是单纯的一个影响因子,而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因此需要充分分析可能的原因,并选择适宜的措施来进行防治。廖月枝等对果树裂果原因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主要从果树遗传、生理、外界环境、栽培措施等方面对果实裂果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但是不同树种和品种,果实发生裂果的时期、方式、特点等存在差异。董必胜等总结了青脆李成熟期裂果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其中指出:当前对于青脆李裂果的研究还非常少,尤其是其中内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给裂果带来的影响等还不够明确,再加上引起裂果的原因较为复杂,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必须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如品种、水分、内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矿质元素及日常管理等,找出最可能引起裂果的原因进行防治。

上述已有研究表明,目前针对于李裂果的防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现有方法仍然不能很好解决高效防治李裂果的问题。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马晓丽等研究了李果实性状动态变化与裂果的关系,指出青脆李裂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果实,青脆李裂果率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表明青脆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过高不利于裂果的防治。

然而,现有生产技术表明,青脆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表明果实的成熟度越高,此时果实的脆甜口感更佳。因此如何解决青脆李在防治裂果过程中要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能过高,又要追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更高带来的果实成熟度更好、更脆甜可口的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防止脆李裂果并提升果实品质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在脆李果树防治裂果时存在的追求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更利于防治裂果,但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够带来果实口感更佳之间的矛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脆李果实裂果并提升果实品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于秋季土施基肥时,向脆李果树根部增施钙肥,所述钙肥的施加量为1.2-1.5kg/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市万州区甘宁蚕种场),未经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市万州区甘宁蚕种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15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