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超声无损检测的相贯线焊缝试件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7808.3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7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闫浩明;邱昌瀚;秦岭;吴开斌;周勇;解堃;毛宝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12 | 分类号: | B23K3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李斯 |
地址: | 43003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超声 无损 检测 相贯线 焊缝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用于超声无损检测的相贯线焊缝试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包括主管(1)和支管(2),所述支管(2)一端焊接于主管(1)侧壁以形成相贯线焊缝(3);所述设计方法包括步骤:
基于相贯线焊缝(3)的基础参数数据,计算所述相贯线焊缝(3)上任一点处的主管(1)与支管(2)的二面角;所述基础参数数据包括主管外半径、支管外半径、以及主管轴线和支管轴线的夹角;
基于所述相贯线焊缝(3)上各点处的二面角,确定支管(2)焊接端各点处的坡口角度以及缺陷预埋方案;所述缺陷预埋方案包括缺陷种类和预埋位置;
基于所述坡口角度对所述支管(2)的焊接端进行坡口加工,并基于所述缺陷预埋方案,将支管(2)焊接至主管(1)侧壁,得到所述试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声无损检测的相贯线焊缝试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相贯线焊缝(3)上任一点M,该点M处的主管(1)与支管(2)的二面角为:
其中,R1为主管外半径,R2为支管外半径,β为点M的支管相贯角,θ为主管轴线和支管轴线的夹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声无损检测的相贯线焊缝试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相贯线焊缝(3)上各点处的二面角,确定支管(2)焊接端各点处的坡口角度,具体包括:
当相贯线焊缝(3)上某一点处的二面角大于等于90°时,该点对应的支管(2)处的坡口角度为45°;
当相贯线焊缝(3)上某一点处的二面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90°时,该点对应的支管(2)处的坡口角度为该二面角的一半;
当相贯线焊缝(3)上某一点处的二面角大于等于20°且小于30°时,该点对应的支管(2)处的坡口角度等于该二面角;
当相贯线焊缝(3)上某一点处的二面角小于20°时,不开坡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声无损检测的相贯线焊缝试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相贯线焊缝(3)上各点处的二面角,确定缺陷预埋方案,具体包括:
以相贯线焊缝(3)上二面角最大的点A为相贯线焊缝(3)的起点位置,并设置该点A的支管相贯角为0°;
于相贯线焊缝(3)上二面角最小的点B以及最大的点A处,均设计未焊透缺陷;
确定相贯线焊缝(3)上点A至点B之间的二面角突变的点,并当该突变的点的支管相贯角处于预设范围内时,获取沿点A至点B方向,点A与点B的中点C,并于该点C处设计条状夹渣缺陷;
于所述相贯线焊缝(3)上点B至点A之间间隔设置主管侧未熔合缺陷和支管侧未熔合缺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超声无损检测的相贯线焊缝试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轴线与主管轴线相交,且二者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点B的支管相贯角为18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超声无损检测的相贯线焊缝试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相贯线焊缝(3)上点B至点A之间间隔设置主管侧未熔合缺陷和支管侧未熔合缺陷,具体包括:
获取相贯线焊缝(3)沿点B至点A方向,点B与点A的中点D;
于所述点B至点D的中点E处,设计主管侧未熔合缺陷;
于所述点D至点A的中点F处,设计支管侧未熔合缺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超声无损检测的相贯线焊缝试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点A处的未焊透缺陷自点A为起点逆时针设置;
所述点B处的未焊透缺陷自点B为起点顺时针设置;
所述点C处的条状夹渣缺陷自点C为起点逆时针设置;
所述点E处的主管侧未熔合缺陷自点E为起点顺时针设置;
所述点F处的支管侧未熔合缺陷自点F为起点顺时针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超声无损检测的相贯线焊缝试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未焊透缺陷、条状夹渣缺陷、主管侧未熔合缺陷、及支管侧未熔合缺陷沿所述相贯线焊缝(3)周向的缺陷长度均为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78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