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构修复用超强高韧性聚酯混凝土、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56903.1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6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位;刘华远;宋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正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111/20;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孟阿妮;刘铁生 |
地址: | 314031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修复 超强 韧性 聚酯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结构修复用超强高韧性聚酯混凝土、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结构修复用超强高韧性聚酯混凝土,包括A组分、B组分和C组分原料;所述A组分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所述B组分为以苯酐为基础的聚酯多元醇;所述的C组分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水泥10~20%、粉煤灰10~20%、矿石粉10~20%、石英砂50~70%。本发明具有施工工艺简便、施工工期短、工程造价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凝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修复用超强高韧性聚酯混凝土、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重型交通量的增加和车辆荷载等级的提高,处于残酷自然条件下,具有钢筋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普遍存在钢筋锈蚀、混凝土裂缝、脱落等典型病害,导致存在极其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
目前,常规的钢筋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局部断面修复多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聚合物改性复合材料。但是,大量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常规混凝土局部断面修复技术多出现修复材料自身裂缝、钢筋锈胀后空鼓和脱落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使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减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适应于钢筋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局部断面修复的结构修复用超强高韧性聚酯混凝土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修复用超强高韧性聚酯混凝土,包括A组分、B组分和C组分原料;
所述A组分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所述的B为聚酯多元醇;
所述的C组分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水泥10~20%、粉煤灰10~20%、矿石粉10~20%、石英砂50~70%;
所述聚酯多元醇为以苯酐为基础的聚酯多元醇,所述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4-丁二醇、二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按一定的摩尔比投入至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2)再将邻笨二甲酸酐、十二烷二酸按一定的摩尔比投入至反应釜中;
(3)搅拌将反应体系升温至220~250℃,反应体系呈澄清透明状液体后恒温至出水;
(4)再搅拌升温,控制出水量,控制釜顶出水温度不超过馏温100℃;待釜温达到225~255℃后,恒温,抽真空抽至-0.8~-0.9MPa,保持3-5小时,抽真空时检测反应釜中物料的羟值,当羟值为200~800mgkoh/g时,停止抽真空;
(5)将体系降温至50-60℃,加入改性剂后搅拌均匀,得到以苯酐为基础的聚酯多元醇。
所述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的质量比为3-5:3-5:90-95。
所述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的质量比为4:4:92。
所述改性剂包括丙酮、磷酸酯类阻燃剂和有机硅消泡剂;
所述丙酮的添加量为聚酯多元醇重量的15-25%;
所述阻燃剂的添加量为聚酯多元醇重量的2-7%0;
所述消泡剂的添加量为聚酯多元醇重量的2-7%0。
通过添加丙酮延缓聚酯混凝土凝固时间,提高施工操作性;添加助燃剂:提高聚酯混凝土的耐火性;添加消泡剂提高了聚酯混凝土的密实度。
所述1,4-丁二醇、二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苯酐和十二烷二酸的摩尔比为2.774:8.481:0.745:5.401:0.4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正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正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69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材阻燃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拉伸金属线材的硬质合金模具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