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固废再生骨料表面改性材料、制备方法及沥青混合料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56337.4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8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 发明(设计)人: | 胡魁;杜晓瞳;栗启;刘敏;郑德乾;张庆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0/10 | 分类号: | C04B20/10;C04B26/2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再生 骨料 表面 改性 材料 制备 方法 沥青 混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固废再生骨料表面改性材料、制备方法及沥青混合料,由以下原料制成:基质沥青、以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要成分的再生颗粒、丁苯橡胶、稳定剂、废机油和沥青基碳纤维。混合料中,沥青为4.5%~6.3%,表面改性材料为5.5%,余量为建筑固废再生骨料。本发明的针对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的建筑固废再生骨料表面改性材料的几种原材料是相似相容的,按照合适的比例,配制之后可以达到较为合适粘稠度的材料,通过加热后成为液体,喷涂在干燥处理后的再生骨料表面,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再生骨料与路用沥青的粘附能力,进而提高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另一方面填充的孔隙能减少混合料沥青的用量,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建筑固废再生骨料,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固废再生骨料表面改性材料、制备方法及沥青混合料。
背景技术
原材料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随着我们建筑、公路等基础设施更新和城市建设的推进,将产生越来越多的建筑固废。目前绝大部分的建筑固废未经加工处理,由施工单位运往郊外,露天填埋或堆放,占用土地、污染土壤,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愈发严重。
另一方面,城市周边的市政道路建设面临着砂石材料短缺的处境,开采天然砂石材料成本高且对环境造成破坏。相比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能耗低、碳排放小的优点。城市周边的房屋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建筑固废,堆积对影响周边环境、破坏生态。因此,把建筑固废加工成再生骨料应用到市政道路建设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建筑固废再生骨料的加工,骨料的品质。现在的骨料分离可以采用《一种建筑拆除垃圾砖块、混凝土块、灰土振动分选装置》、《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材料中砖块与混凝土块的分离装置》专利的方法,将砖块和混凝土分开,进而提升再生骨料的工程价值。然而,再生骨料依然不能直接使用到沥青混合料当中,因为其与沥青的粘附性差、表面有较为复杂的纹理结构和较大的开口孔隙含量。因此,是不能直接用于市政道路的沥青混合料之中。针对提升应用到沥青混合料中的再生骨料,目前采用的方式有:石灰水浸泡、乳化沥青涂布、颗粒整形等方式,这些方式加工成本较高,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固废再生骨料表面改性材料、制备方法及沥青混合料,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的建筑固废再生骨料的表面改性材料的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建筑固废再生骨料表面改性材料,由以下原料制成:基质沥青、以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要成分的再生颗粒、丁苯橡胶、稳定剂、废机油和沥青基碳纤维。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具体的,由以下原料制成:基质沥青为61~73份,以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要成分的再生颗粒为21~11份,丁苯橡胶为4~10份,稳定剂为1~3份,废机油为4~9份,沥青基碳纤维为1~2份,原料的重量份数之和为100份。
优选的,由以下原料制成:基质沥青为64~70份,以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要成分的再生颗粒为13~18份,丁苯橡胶为6~8份,稳定剂为1.5~2.5份,废机油为5~8份,沥青基碳纤维为1~2份,原料的重量份数之和为100份。
最优选的,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基质沥青为67份,以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要成分的再生颗粒为15份,丁苯橡胶为7份,稳定剂为2份,废机油为7份,沥青基碳纤维为2份。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如上所述的建筑固废再生骨料表面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丁苯橡胶和以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要成分的再生颗粒加热液化,使分子链断裂,与脱水后的废机油搅拌,然后通过双螺杆挤出,冷却后得到再生颗粒改性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63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