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检测羊肉生物胺含量的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4982.2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1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云颖;云岩春;王文曦;李润航;杨红东;王冠;吴洪新;乌日罕;包立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1N1/28;G01N1/42;G16B5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光谱 成像 技术 检测 羊肉 生物 含量 数据库 建立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基于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检测羊肉生物胺含量的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包括:采集若干份羊肉样品并划分为建模集和测试集,采集每一份羊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采用化学测定方法测定每一份羊肉样品中生物胺的含量;对于任意一份羊肉样品,将其近红外光谱数据与生物胺的含量建立对应关系;利用建模集中每一份羊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和生物胺的含量的对应关系,建立生物胺含量的预测模型;利用测试集中每一份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和生物胺的含量的对应关系和模型精准度评价参数对预测模型的准确度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预测模型;将校正后的预测模型中包含的羊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和生物胺的含量的对应关系保存在数据库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胺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检测羊肉生物胺含量的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羊肉,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供消费的羊肉的新鲜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市场上出售的羊肉新鲜程度不一。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含氮有机物,普遍存在于各类食品如发酵制品、乳制品、酒类、水产品及其制品中,生物胺的存在不仅降低食物品质,而且对人体的健康产生较大危害。各种生物胺中毒性最大的是组胺,其次是酪胺,腐胺和尸胺虽然本身毒性不大,但是可通过协同作用增强组胺毒性,危及人体健康。目前对于肉中生物胺含量的检测大多数使用传统的化学检测方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这种检测方法繁琐耗时,须配备具有多种专业技能的人员及仪器,耗用大量化学试剂,检测结果也难以对羊肉品质进行量化指标分类,分级准确度不佳,难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对市场上出售的羊肉中的生物胺含量进行方便、快速检测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检测羊肉生物胺含量的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和应用,以能够方便、快速地对羊肉中生物胺的含量进行检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的肉中生物胺含量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S1、采集若干份羊肉样品,将所述若干份羊肉样品按预定比例划分为建模集和测试集,采集所述若干份羊肉样品中的每一份羊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
步骤S2、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化学测定方法测定所述若干份羊肉样品中的每一份羊肉样品中生物胺的含量;
步骤S3、对于所述若干份羊肉样品中的任意一份羊肉样品,将所述任意一份羊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与所述任意一份羊肉样品的生物胺的含量建立对应关系;
利用所述建模集中每一份羊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和生物胺的含量的对应关系,建立羊肉样品生物胺含量的预测模型;利用所述测试集中每一份羊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和生物胺的含量的对应关系和模型精准度评价参数对所述羊肉样品生物胺含量的预测模型的准确度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预测模型;
步骤S4、将所述校正后的预测模型中包含的羊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和生物胺的含量的对应关系保存在数据库中。
优选的,所述生物胺的种类包括苯乙胺、腐胺、组胺、精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利用近红外光谱成像仪采集所述每一份羊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在进行近红外光谱采集时在3000-130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波长连续扫描。
优选的,所述采集所述若干份羊肉样品中的每一份羊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若干份羊肉样品放置在冰箱中保存,所述冰箱的保存温度范围为-80°C:-20°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49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电唱机的唱片收存装置
- 下一篇: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