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检测再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4728.2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7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付海能;刘苗华;孙屹;吴忠信;余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凯地众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344;B07C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肖小龙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回收 检测 再利用 系统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检测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组件(1)和检测组件(2);
所述检测组件(2)包括测试机构(22),所述测试机构(22)包括盖板(221),所述盖板(221)的顶端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容检测仪(222)和第三气缸(223),所述第三气缸(22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测试罩(224),所述盖板(221)的表面开设与配合测试罩(224)使用的第一检测腔(225)和第二检测腔(226),所述测试罩(224)的外壁两侧嵌入安装有弹性导线(227),且两组所述弹性导线(227)的一端均与电容检测仪(222)的信号接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测试罩(224)的底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联动臂(229),且两组所述联动臂(229)的相邻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高清摄像头(2210),两组所述联动臂(229)滑动安装在对应的第二检测腔(226)内;
所述测试罩(224)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第四气缸(2211),所述第四气缸(2211)的输出端延伸至测试罩(224)内,且所述第四气缸(221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导电接套(2212),两组所述导电接套(2212)滑动安装在对应的第一检测腔(225)内,所述第四气缸(2211)的输出端套接有导电弹簧(2213),所述导电弹簧(2213)的一端与导电接套(2212)电性连接,且所述导电弹簧(2213)的另一端与弹性导线(227)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盖板(221)设置在回收组件(1)的内部,且所述回收组件(1)与盖板(221)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检测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组件(1)包括筒体(11)和安装板(15);
所述筒体(11)的外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尺寸相等的进料腔(12)、第一出料腔(13)和第二出料腔(14),且所述进料腔(12)、第一出料腔(13)和第二出料腔(14)的底端呈同一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板(15)固定连接在筒体(11)的顶端,且所述安装板(15)为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检测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5)的顶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16),所述第一气缸(16)的输出端延伸至筒体(1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气缸(16)的输出端与电机(17)传动连接,所述电机(17)的输出端与测试机构(22)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检测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2)还包括载料机构(21),所述载料机构(21)包括载料板(211);
所述载料板(211)的顶端一侧开设有安装槽(212),所述安装槽(212)的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导向辊(2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检测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板(211)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214),所述第二气缸(21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推料板(215),且所述推料板(215)位于安装槽(212)顶端开口处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检测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21)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四组导向滑套(228),四组所述导向滑套(22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向杆(22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检测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导向杆(2214)上贯穿滑动连接有联动板(2215),所述联动板(2215)的底端四组所述导向滑套(228)的顶端固定连接,四组所述导向杆(22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16),且四组所述导向杆(2214)的底端均与载料板(211)的顶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检测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板(2215)的顶端中心处与电机(17)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所述联动板(2215)的直径与筒体(11)的内径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凯地众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凯地众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47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色无墨打印纸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螺旋桨及飞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