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溶性表达EG95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54595.9 | 申请日: | 202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2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高洋;冉智光;赵扬扬;赖茂林;杨元礼;伏刚;王盼举;秦世蓉;田尚全;杨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K14/435 | 分类号: | C07K14/435;C12N15/70;C12N1/21;A61K39/00;A61P33/10;C12R1/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 地址: | 402460 重庆市荣昌***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溶性 表达 eg95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溶性表达EG95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是在羊棘球蚴EG95基因后通过柔性连接子连接一个促溶标签而得到,其保留了完整的EG95蛋白序列,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蛋白的免疫原性,所使用的促溶标签对原蛋白影响小,不但能有效促溶,还不会对镍柱纯化或免疫等造成影响;相对于包涵体表达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可溶性表达简化了蛋白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多个纯化步骤带来的蛋白损失,还减少了氨氮废水的排放量;该蛋白可作为抗原用于制备羊棘球蚴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动物试验结果证实,由其制得的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效力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溶性表达EG95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羊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Hydatidosis),是由棘球属的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幼虫感染羊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是中国卫生部门规划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包虫病主要流行于我国西部农牧区的350个县,受威胁人口约5000万,高原地区人群包虫病平均患病率为1.2%,局部高达12%以上。据农业部门推算,全国每年患包虫病的家畜在5000万头以上,因家畜死亡和脏器废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30亿元。
EG95抗原是一种膜蛋白,在大肠杆菌及酵母等菌体中表达,为难溶的包涵体,要经过变性、复性等多个步骤才能配苗,生产工艺十分复杂,中间过程抗原损失严重,尿素变性还产生大量氨氮废水,加大了环保处理难度,因此,不少学者开展了EG95抗原的可溶性表达研究。吴竞等通过截短EG95原始序列,并连接到pET载体上,实现可溶性表达(CN201510794937.5)。中国农业大学刘丹等通过抗原表位串联表达,实现EG95可溶。但是,这些方法都需要截短或截断EG95蛋白,且去除氨基酸序列较长,可能对EG95蛋白的空间结构及免疫原性造成难以预测的影响。促进蛋白的溶解还可以添加促溶标签,但传统的MBP(42KD)、NUSA(55KD)等标签,分子量都较大,可能对镍柱纯化或免疫评估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溶性表达EG95蛋白,可以实现EG95完整序列的可溶性表达,保留EG95蛋白的全部免疫原性,同时不会对镍柱纯化或免疫等造成影响;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该可溶性表达EG95蛋白的制备方法,目的蛋白表达量高、纯度高,生产工艺简化,安全环保;目的之三在于提供该可溶性表达EG95蛋白的用途。
经研究,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可溶性表达EG95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2.可溶性表达EG95蛋白的编码基因。
进一步,所述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含有所述编码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
进一步,所述重组表达载体是将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可溶性表达EG95蛋白的编码基因克隆入pGEX-3X载体中而得到。
4.含有所述重组表达载体的工程菌。
进一步,所述工程菌是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Rosseta(DE3)中得到,所述重组表达载体是将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可溶性表达EG95蛋白的编码基因克隆入pGEX-3X载体中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45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