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镀镍高分子微球的镍层厚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4511.1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7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田兴友;宫艺;徐宇环;陈林;张献;李潇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元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8/22 | 分类号: | C23C18/22;C23C18/24;C23C18/30;C23C18/34;C23C18/36;B22F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59 | 代理人: | 吴尧晓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长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厚度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镀镍高分子微球的镍层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高分子微球粗化:
在烧瓶中倒入粗化剂,边搅拌边加入高分子微球粉末,当高分子微球完全浸润在粗化剂后,搅拌一段时间后对悬浊液进行离心分离,并依次使用水、乙醇洗涤,烘干备用;
步骤二、粗化后高分子微球表面处理:
粗化后高分子微球分散在超纯水中,加入pH调节剂和活化剂后,进行搅拌,离心、洗涤后,加入还原剂,继续搅拌一段时间,离心、洗涤得到活化高分子微球;
步骤三、通过分批镀的方法在活化高分子微球表面镀镍:
活化高分子微球分散在缓冲液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在机械搅拌作用下将镀镍液分批次加入到活化微球分散液中,第一批加入一定量镀镍液,待反应完成后,补加一定量镀镍液,重复补加几次,期间用pH调节剂调节pH值,离心分离得到分批镀镍微球;
步骤四、通过继续镀的方法在分批镀镍微球表面镀镍:
分批镀镍微球分散在缓冲液中,加热到步骤三相同温度,将一定量镀镍液分几次加入到分批镀镍微球分散液中,每次均按照分批镀步骤添加,整个过程中采用pH调节剂调节pH值,分离、洗涤、干燥后得到继续镀镍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镍高分子微球的镍层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粗化剂为强氧化类物质,用量为10-50mL;高分子微球为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用量为1-20g;持续搅拌时间为60-150min;离心机转速为1000-8000r/min,时间为3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镀镍高分子微球的镍层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氧化类物质为浓硫酸和重铬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镀镍高分子微球的镍层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粗化高分子微球用量为0.1-0.6g;超纯水用量为10-50mL;pH调节剂为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氨水一种或几种混合物,用量为1-10mL;活化剂为钯盐、锡盐或其混合盐,用量为0.01-0.1g;还原剂为二甲基胺硼酸盐、肼、硼氢化钠、次磷酸钠、柠檬酸钠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用量为10-100mL;搅拌时间为10-60min;用于分离纯化的离心机转速为1000-8000r/min,时间为3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镀镍高分子微球的镍层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缓冲液pH为7-10的缓冲液,包括磷酸盐缓冲液、乙二胺四乙酸缓冲液、碱性磷酸酶缓冲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的一种或几种,用量为1-50mL;加热温度为30-70℃;镀镍液总用量为20-100mL,第一批加入10-50mL;补加量为5-25mL,重复次数为1-3次;pH调节剂为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氨水一种或几种混合物,调节pH值为6-12;离心机转速为1000-8000r/min,时间为3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镀镍高分子微球的镍层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缓冲液pH为7-10的缓冲液,包括磷酸盐缓冲液、乙二胺四乙酸缓冲液、碱性磷酸酶缓冲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的一种或几种,用量为1-50mL;pH调节剂为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氨水一种或几种混合物,调节pH值为6-12;镀镍液用量为60-300mL;加入镀镍液次数为1-3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镀镍高分子微球的镍层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和步骤四中所述镀镍液配方为:主盐、还原剂、pH调节剂;
主盐为乙酸镍四水合物、苯磺酸镍六水合物、氯化镍六水合物、次磷酸镍六水合物、硫酸镍六水合物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还原剂为二甲基胺硼酸盐、肼、硼氢化钠、次磷酸钠、柠檬酸钠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pH调节剂为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氨水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元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中科元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45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